做雲羲的妻子。
打定主意後,楚雲曜對寧王道。
寧王知道楚雲曜早就不滿意這門親事,親眼所見之下,裴家姑娘又是如此表現,只怕回去後反對得更回強烈,唉,就是雲羲那裡要如何勸說才好,那孩子倔得很呢。
看寧王的臉色,安曉晴也知道自己方才表現確實不符合現今的禮儀,她心中一凜,忙道:“公子何不聽我將詩句唸完。”
章節目錄 92。怎麼會是他?2
才情確實不錯,楚雲曜並非不喜歡安曉晴,只是不想她成為自己的弟媳罷了,有美女非有要對著自己念情詩,不享受是傻子。
楚雲曜薄唇一勾,半挑著俊眉道:“本世子洗耳恭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安曉晴福了一福道:“小女子看公子風塵僕僕,應該離家許久才回吧,偶得詩一首,送與公子的夫人,希望公子遠離家鄉之時,不要忘了家裡長輩親人,和思念的妻子。”
這原是一首商婦的愛情敘事詩,詩以商婦的自白,用纏綿婉轉的筆調,抒寫了她對遠出經商丈夫的真摯的愛和深深的思念。
安曉晴並未嫁,更不可能是楚雲曜的妻,兩人見面也是頭一回,不可能是青梅竹馬的關係,所以若把此詩看作是安曉晴對楚雲曜的示愛,就很牽強了。
楚雲曜的確出遠門半年才歸,安曉晴見他而有感而發也可以理解。寧王如釋重負的鬆了一口氣,看來方才是誤解此女了。
她怕是明白楚雲曜的來意,便作長詩一首,展示她的才情,讓曜兒無法反對她與雲羲的婚事吧。
“好詩,真是好詩,裴大人,快快著人記錄下來,本王的詩冊裡又該添一首絕佳詩句了,哈哈,誰說四姑娘只有豪邁不懂柔情,不似女子,此詩可是纏綿悱惻,情意濃烈啊。”
寧王笑得爽朗,忙對正發呆的裴大老爺道。
裴大老爺暗暗擦了把汗,笑道:“就讓曉晴親手寫下送與王爺吧,一會子下官著人送至王府。”
寧王眼睛一亮,曾聽福寧公子說過,裴四姑娘的字也不錯,還未曾見識過,如此也好。
寧王父子走後,安曉晴呆呆地往正院去,一時心頭百轉千回,本以為,今生再也見不到那個人了,沒料到,同樣的臉,同樣的聲音就這樣活生生出現在面前。
偏偏又不是那個人,嫁進寧王府,就會天天面對這張讓她愛,讓她恨的臉,難道要讓那個人象噩夢一樣永遠糾纏麼?
陳子涵,當初你既然背叛,就該好好的生活下去,就該永遠的遠離我,為什麼你要陰魂不散,為什麼?
十年的相愛相知,十年相濡以沫,本以為會相忘江湖,為什麼你又要出現,知道不知道想要忘記你有多麼不容易?
“姑娘大喜,才奴婢聽寧王爺說,退的是三姑娘的庚貼,今天是來特聘四姑娘你的。”
紫桑看安曉晴魂不守舍,以為她還在為寧王府退親之事煩心。
“紫桑,我非要嫁進寧王府不可麼?我可不可以不嫁?”安曉晴無助地抓著紫桑的手,淚流滿面。
紫桑嚇了一跳,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安曉晴哭,哪怕剛才被四個婆子圍攻她也毫無懼色,四姑娘是怎麼了?
章節目錄 93。實施計劃1
“姑娘怎麼說起傻話來,寧王二公子品貌絕佳,對姑娘你又好,寧王府貴為皇親,京城裡想嫁進寧王府的女兒家頭都快鑽破了也沒這分福氣呢。”
“福氣麼?我可不可以不要這分福氣?”
安曉晴愴然鬆開紫桑的手,仰天長嘆,老天爺,你為什麼要一再的捉弄我,為什麼要把這個人安排在我身邊,你就不能讓我平平靜靜地忘掉他,重新開始麼?
安曉晴走後,楚雲羲從桂花樹後走出來,一身黑衣如影相隨的寒石立在他身後。
“寒石,她是看上了那個人麼?為什麼她要哭?為什麼她不想嫁給我?她真的嫌我是瞎子麼?”
一連幾個為什麼砸下來,寒石不動如山,沉默地站著,猶如沒有聽見一般。
“明明昨兒見面時,不是這樣的……”楚雲羲緊攥著腰間一塊玉佩,手背青筋暴起而不自知。
寒石在心裡嘆氣,二少爺一緊張就攥玉佩,好在這是塊上好的翡翠,若是羊脂玉,哪經得起這般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