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新房子,日子卻依舊苦兮兮。
直到村裡有人帶頭,出門找活幹。半年時間,等到年底回家,據說帶回來二兩銀子。
整個村子都震驚了。
“外面的錢這麼好掙?”
“只要肯下力氣,踏實肯幹,沿著水泥路無論往北還是往南,到處都是機會,到處都有人招工。你們要是也想出去,就往北,去京城,那邊機會多,工錢給得也高。”
“連縣城都沒去過,還能去京城?不會被人抓起來嗎?”
“只要辦好了路引,不作奸犯科,就沒人抓你。衙門都忙著收稅,哪有空管我們這些小民。”
“京城那邊,就算是最窮的人,也比村裡最富裕的人有錢。”
“真的呀?”
“不信,開了年大家一起出去看看吧。”
“算了算了,折騰不起。”
“誰知道外面到底什麼樣子,還是不出去了。萬一遇到危險,死在外面可怎麼得了。”
鄉民們羨慕掙到錢的人,卻缺少走出大山,去外面闖一闖的勇氣。
外面的世界,對鄉民們來說,充滿了危險。
外面世界再好,那也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還是踏踏實實守著家裡一畝三分地,做個本分人。
“我去!”
馬貴想娶婆娘,娶婆娘要錢,於是他鼓足了勇氣做出了這輩子最大膽的決定。
等開了年,剛過完元宵節,馬貴扛著鋪蓋卷,兩身換洗衣服,一雙草鞋,就跟隨村裡人走出大山。
到了水泥路,他們分開了。
一部分人南下,而他則選擇了北上。
正如老鄉說的那樣,京城真的是處處機會。
其實還沒走到京城,他們已經接到活幹。幫人挑東西,幾百里路,一路挑到京城。
就這樣誤打誤撞,做了腳伕。
京城的繁華,讓馬貴大開眼界。
繁華背後,是殘酷的生存環境。
腳伕,也是一個充滿殘酷競爭的領域。
因為他們村的人太少,勢單力薄,根本搶不過其他地方來的腳伕。
別的腳伕,最少都是二三十人一個團隊,規模大的,足有上百號人。
馬貴的腳伕生活,在京城只維持了三天,就宣告結束。
幾番輾轉,經人介紹,馬貴和幾個同村人就去了碼頭扛大包,下苦力。
這一干就是幾個月。
春天即將過去,夏天很快到來。
碼頭下苦力的同村人,包括馬貴在內,只剩下三人。
其他幾個人,腦瓜子靈活,攢了錢,就去了別的地方找營生。
最能折騰的那個,已經幹起了遊商。聽說一天就能掙幾十文錢。羨煞所有人。
“馬貴,要不我們也去幹遊商?”
“你算得清賬目嗎?”
“算不清。”
真是心塞。
馬貴絕對不是聰明人,他就是有一把子力氣。
可是論力氣,他也不是力氣最大的那個。
好慘!
天微微亮,馬貴早早起床,趕到碼頭,希望能多扛幾個大包,多掙一份工錢。
雨花巷碼頭,一年四季,總是那麼熱鬧。
然而今天,有些不同。
碼頭多了一張桌子,圍了一群苦力。
“那邊幹什麼的?”
“招工!三和快遞招工。三和快遞不知道吧,四海商行名下的產業,差不了。雖然老子也沒弄明白快遞是什麼玩意。”
馬貴心頭突突一跳。
他還記得,鄰村有個人招工去了休息站幹活,訊息傳出去,門檻都被媒婆踩爛了。引來十里八村,所有的豔羨。
他拉住身邊的人,“真是四海商行招工?”
“騙你做什麼?看見那位穿錦袍的大老爺了嗎?就最年輕那個。你知道他是誰嗎?他可是四海商行的大管事白公公。”
“公公?”
“說你笨,你可真笨。你在碼頭幹了這麼長時間,難道沒聽說四海的東家是皇室,管事們可都是宮裡出來的公公。”
馬貴恍然大悟,“難怪這般厲害。我也要去招工。”
說完,馬貴就衝進了人群,“我要應工,我要應工。”
“不要擠,排好隊一個個做登記。誰要是不守規矩,統統趕走。”
一聽要被趕走,苦力們全都自覺排好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