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6部分

始就學著怎麼料理好了,往後可怎麼辦?

所以這樣的話,寧芳從未出口,只是三不五時的提醒著夏珍珍,給夏鸞兒送點東西過去。

也不是什麼貴物,就是些家常的果子點心,或園子裡新開的花,或弟妹們新學的大字。不為了炫耀,主要是讓夏鸞兒知道,家裡有人惦記著她,她不是孤零零一個人。

直到今年,夏鸞兒才算漸漸適應。

及至六月寧芳過生日時,她還特意送了一套群芳祝壽的貼繡荷包來。

荷包共有四個,個個只巴掌大小,卻分別絞了各色的綾羅綢緞,拼出靈芝水仙竹桃月季四色花,再一一鎖邊繡上去。

這種貼繡,在夏氏老家泰興一帶很是流行,卻因比正經繡花還費勁,故此尋常交情是無人肯做的。

而夏鸞兒做的這一套又格外用心,花蕊流蘇上都特特琢了珊瑚珍珠玉石綴上去,瞧著十分的富麗精緻。

寧芳及至見了這個,才安下心來。

有空折騰著做這些,證明她在齊家總算是站住腳了。

可這樣的辛苦,寧芳不想來一遭。關鍵是她還惦記著那個“早夭”的自己,實在不想拖累人。

否則跟程嶽似的,說個媳婦便克出毛病來,多晦氣?

可夏珍珍卻把她拍了回去,“只是說親,又不要你立即嫁去,起碼得有個兩三年呢。就跟君眉似的,又有什麼不好?”

呃,寧芳這才發現,面對一個越來越機智的孃親,還挺難說服的。

夏君眉,便是夏三舅舅夏明昌家那個體弱的小女兒了。

沒錯,她這名字就是從茶葉來的。因老君眉,又叫壽眉。也是她自幼體弱,長輩盼她平安長壽,才起了個這樣的名兒。

本跟戴家約好,等姑娘十六便完婚,誰知眼瞅著快到好時候了,夏明昌的岳父,汪老太爺一高興,過節的時候多貪了幾杯,當天夜裡就過世了。

他跟夏家二老一樣,皆過了七十,走得又異常安詳,算是喜喪。只夏君眉身為外孫女,還得服一年的喪。原怕戴家不高興,這都等了多少年了,況且戴良實在不小了。

可還沒等問呢,那邊知道訊息,戴大嫂倒主動來找夏珍珍了,說讓姑娘安心服了喪再成親。畢竟是在外祖跟前養大的,很沒必要去趕那個熱孝裡成親。於是夏君眉直等到兩個月前才嫁到金陵來,如今還是新媳婦。

因戴家在金陵也沒甚產業,戴良又一直在桐鄉縣給寧懷璧當師爺,故此戴大嫂在二人完婚前,便到桐鄉縣衙附近租了個院子,收拾好了,等在金陵一完婚便讓小兩口住了過去。

前些天夏君眉打發人來給大嫂及姑奶奶家送東西,那陪嫁婆子從頭到腳都透著喜氣。說新姑爺待小姐極好,又沒嘴的誇戴大嫂。

“……真真是姑奶奶費心,才挑了這麼好的親家。去姑爺那兒前,生怕我們小姐著急,還格外囑咐說且別急著要孩子,小兩口先把脾性磨好了再說。姑奶奶您聽聽,便親生的閨女也就這樣了。如今我們小姐也說,等回頭安生下來,必把大嫂子和兩個侄女都接去同住。一家人,再怎麼說還是聚在一處的好。這些時,大嫂子這邊就請姑奶奶費心照看了。”

這些事,便不說夏珍珍也會去做。

便不衝著侄女兒,只看戴大嫂,便是個值得敬重的好親戚。

因夏君眉跟戴良結了親,也算拐彎抹角跟寧家四房結了親,如今寧淑珍來夏珍珍寧芳這兒蹭前擦後的想打秋風,難免也找上戴大嫂。一是想借著她的身份,壓一壓夏珍珍。二也是惦記著夏君眉的陪嫁,想管她借點錢。

不過她倒算是有眼光,夏明昌因女婿家貧,便只照著夏鸞兒的份子,明面上給小閨女也只准備了三千兩銀子的嫁妝,但壓箱子卻足足又給了三千兩。再加在小閨女在家時攢的,十足小富婆一個。

誰知戴大嫂卻是毫不客氣,直接便把人撅了回去。

“我家欠的親戚情份,等小叔出息了,自然會還。只要我去動弟妹的嫁妝,我卻沒這個臉。如今反倒要勸姑奶奶一句,既嫁了人,便好生在家相夫教子,橫豎又沒短你吃喝,這樣拋頭露面的,豈是大家子規矩?”

寧淑珍給噎得不輕。

她急於求財,還有一點,就是成親兩年,肚子一直沒有動靜。婆家已經開始挑剔,她在家裡呆不住,才想心思賺錢,好堵一堵人的嘴。

看戴大嫂直接拿話正正的戳她心口上,便不敢再去碰釘子,這也給夏珍珍寧芳省了好些事。否則便看在夏君眉份上,還真不好袖手旁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