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的香皂洗完之後,面板一點也不幹燥……”
……
剛下完朝的百官一回家就令家裡的僕人趕快上街買一份報紙回來,等拿回來看了之後,不少人心裡咯噔一下,明白這是要變天了。
第一期報紙出了三千份,敏寧心裡有預感知道可能不夠,但沒想到賣的那麼快,只能讓印刷廠再加印一千份。
其實她不知道報紙還沒有出來之前,已經有小圈子在議論,緣由就是那些發出去的招聘傳單,許多人都想見識報紙是什麼樣子的,再看看如何投稿。
所以第一份報紙買的人註定不會少。
等看完報紙後,不少人開始動筆,寫完之後封好,令僕人或書童投到報館外的大綠桶中。
報館那邊才算是真正忙碌起來,馮翔抱著一堆的信件做回自己的位置上,開始一一拆信。
可以過的放一邊,一些寫的跟爛狗屎一樣的丟到一旁的木箱裡回頭會統一燒掉。
除了忙碌的編輯以外,還有分散在京城各處的記者,這些人無一不手裡拿著一塊木板,木板上夾的紙張和一支鉛筆,看到值得寫的新聞就快速的用幾句話概括,回去後再填充潤色。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京城裡的人已經習慣了一日一份報紙。
而前幾期的報紙也隨之擴散到周圍府城,又被帶到了江南一帶。
江南是文人的大本營,許多隱士大儒都隱藏在江南。
報紙的到來,也令江南士林受到震盪。
江南有許多小圈子文社,這些文社定期組織詩會茶會傳播一些好的文章,為的就是能提升自己的名聲,而報紙的出現,讓他們見識到另一種更方便的方法。
更多的人心裡起了念頭,也想辦一份屬於自己的報紙。
於是江南士林透過兩江總督向皇帝上書,希望朝廷允許私人在江南辦報。
皇帝收到這份摺子的時候,瞬間就笑了,他之前已經收到江南的暗報,那些文人已經嘗試想要辦報,但沒有便宜的鉛字印刷機,光算成本就能壓垮那些不知柴米油鹽貴的文人,這次上摺子就是主動低頭找朝廷尋求幫忙來了。
總算看見這些文人向他低頭的一天,皇帝笑得很開懷,然後找來四子,“回去給朕寫一份關於報館的管理辦法。”
四爺很快反應過來不是讓他想,而是找那個出報紙的人。
“兒子遵旨。”
四爺出宮後沒有直接回府,而是讓馬車繞了一圈,他透過車窗看見外面,有抱著玩具的孩童在衚衕口玩耍,有騎著馬輪車穿街走巷的年輕人,還有怕冷已經套上羽絨服的老人正在門口給爐子換炭。
他突然發現安格格的那些生意,無形中已經影響了太多人,這些還是能夠發現的,那些未發現的還更多。
不知怎麼回事兒,他突然想起安格格曾經那句話,她生有宿慧。
回到府裡,四爺又恢復到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先去福晉院子裡看來嫡子。
“爺,這安格格整日在外院接待男子,雖然說是她的下屬,但影響總歸不好吧?”
四爺檢查完弘暉背的三字經,一旁福晉作出一臉擔憂的模樣。
她也是這次回來才知道,安格格生意做得那麼大,已經在萬歲爺面前掛上了號。
這妾強妻弱可不是什麼好事兒,福晉心裡有了危機感。
四爺當即皺眉,“你在瞎說什麼?這事是爺允許的,何況安格格每次見人的時候都有外院的太監跟著,又不是單獨見外男!”
福晉勉強一笑,“那是我多慮了,爺,我也是擔心。既然爺都清楚,那我就不過問了。”
隨後她又轉了話題,“爺,弘暉都已經四歲了,這個年紀可以種牛痘了吧?”
只要是滿人,就沒有不對天花充滿恐懼的,原先福晉還想著等兒子再大一些,身體更加強壯再種痘,如今從具有危險性的人痘變成了沒什麼危險的牛痘,福晉就恨不得趕緊給弘暉種上。
四爺先搖了搖頭,“先等一等,給府上沒有得過天花的大人種上,若是沒什麼危險再給弘暉種。”他小時候已經中過人痘,所以沒必要種牛痘,但府裡許多太監宮女可是沒有種過。
原本打算等兩個兒子到了五歲再種痘,這突然出了更加安全的牛痘,四爺立即改變了主意,大兒子先種,等二兒子滿週歲也種上。
福晉語氣很隨意道:“不知道安格格有沒有種過痘,要是沒有,這次正好也一起種上。”這樣將安格格跟下人歸在一起,福晉心裡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