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次性兌換,不論是哪一家錢莊都無法接受。
所以那些錢暫時就留在錢莊。
“一共有近二十萬兩,其中有三十萬兩買了地皮,支付了工人工匠的工資。”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敏寧這樣問,但林源還是回了。
敏寧在心裡盤算一下,這樣一算來也不是很多。
“我打算開一家自己的錢莊,你怎麼看?”
林源當有些驚訝,“但是,如今的錢莊已經被那幾家壟斷,就算是咱們開,也不會有人願意存進來。”
敏寧便說,“前幾天鄭鈞來了信,說是有近五百萬兩的銀子要到達京城,我並不打算將這些銀子存入錢莊。”
林源明白她的意思,這麼大一筆銀子從錢莊轉個手,起碼得削掉一層。
“主子的意思是說辦個我們自己週轉銀子的錢莊?”
敏寧搖了搖頭,說,“與其說是辦錢莊,不如說我是打算開一家銀行。”
“銀行?”
敏寧點頭,“主要的客戶並不是商人,而是京城裡的普通百姓……”誰替她大致說了銀行的經營模式。
林源眼睛發亮,“要是在大清各地開上這麼一家銀行,那麼就可以實現銀票流通,不會像現在一樣,各家只能兌換各家的銀票?”
敏寧點了點頭,“不僅如此,還可以解決銅錢荒,甚至以後銅錢會退出市場。”
銅錢會退出市場?這是林源不能夠想象的,也不認為真的會發生。
敏寧是主子,他自然不會反駁。
不過他還是有些顧及,“那這件事要不要請教貝勒爺?”
敏寧搖了搖頭,“暫時不需要告訴他,最開始就打著錢莊的名義,用利息來吸引普通人將閒錢存進來。反正錢莊別人能開我們也能開。”
林源當即道,“開錢莊的手續我可以辦。”
敏寧點了點頭,“那麼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另一件事,要製作出不容易讓人仿製的銀票,這種銀票能夠防水洗,還能夠讓人一眼辨認出了。”
“這個……我會讓聚集工匠儘快研究出來!”林源遲疑了一下,最終說。
敏寧提醒他,“聽說棉漿和麻漿做出來的紙有防水功能,可以讓人從這個方向研究。”
林源眼睛一亮,高聲說了一聲,“是!”
第63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63)
曹文將手裡的稻草給切碎了; 倒入一旁的木盆裡泡著。在等待期間,又迅速的當一些曬好的紙揭掉放好。
曹文很窮; 也僱不起人幫忙做工,一切活只能自己做; 做出來的紙拿到金陵去賣掉; 只能夠自己生活。
曹家祖籍在宣城涇縣,靠做宣紙發家。只是曹文家不知道多少代前就遷來了蘇州,早就跟主家那邊沒了聯絡。
他自幼喪母; 前幾年的時候送走了老父親; 如今一個人靠著一手做紙的工藝活著。
雖然說不愁吃喝; 但是也沒有多少餘錢。
二十多歲還是單身漢子; 在鄉下也是令人側目的一個。
不是他不想說親; 村裡的親戚就有給他說過。只是前幾年父親去世要守孝; 耽誤三年。後來出孝後; 因為給父親治病,家道衰落; 就是女方要求太高,他付不起彩禮; 導致一直就這麼單著。
時間一久他也就習慣了這樣一個人獨自生活。
“阿文,你在家嗎?”有人拍了拍曹文家的大門。
說是大門其實就是一塊籬笆門,旁邊是用矮矮的泥土搭了個圍牆; 伸頭就能看見院子裡。
不過曹文剛才將紙搬進屋; 所以才沒看見他。
曹文將做好的紙放起來; 才出了屋子走過去開門。
他家在村西最靠近河邊的地方; 這裡只有一兩戶人家,平日裡很少有人上門來找他。
開啟門後發現是里正,曹文忙請他進來。
“叔,有什麼事打發個人叫我就是?你怎麼親自跑過來了?”
村長拍了拍曹文的肩膀,“好小子,這是有大好事來找你。”說著將他身後的人請進門給曹文介紹,“這是王大人,王大人可是連縣尊大人都招待過的人,這次來咱們太倉就是想網羅一些做紙的手藝人,你不是有一手好活嗎?有人在縣裡推薦了你,這不王大人就找來了。”
“縣裡?”
那位王大人提醒,“是一家書鋪的掌櫃。”
曹文當即知道是誰了,應該是平日裡搜他指的那家書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