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待的,熱情地邀請她到了平安鎮就來自己家玩。
因夏氏幾人來了周家祠堂,家裡就剩下要看店的李東林,要上學的阿福,不能留老婆子一人孤獨在家,因此,夏氏幾人在周家只住了一夜,夏氏親眼看過李小蘭的狀態,安心之後,就回平安鎮了。
李小荷回家之後就開始收拾自己做花醬的一干傢什,眼看快到初夏了,第一批玫瑰和茉莉不久就會採集回來,又一個忙碌的時節要到了,自己得先做準備才行。
其實隨著花醬生意的穩定,李小荷已經覺得這種“家庭作坊”的生產模式不適合了,家裡算起來只有自己和夏氏兩個勞動力,老婆子雖然很願意出力,但是李小荷卻不敢累著她了,至於阿壽,他就是做著玩玩兒。夏氏又還得兼顧著家裡的一應事情,所以當花朵大肆採摘時,李小荷總是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每次都必須要請人來幫忙,才能在花朵新鮮的時候,讓它們以最完美的狀態被製成花醬,以保證自家花醬的質量。
再加上自家這個小院兒是真的有點小,即使現在廚房邊上已經特意闢出了一間小屋,被當成了自己的花醬作坊,但還是不夠用。
但是現在李小荷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教導她花醬的秘訣,或者找到合適的地方開一個小型作坊。
搖了搖頭,李小荷決定還是先將這一季的花醬做完再考慮作坊的事情。
在有了一點積蓄之後,李小荷就在李東林的幫助之下買了幾十畝地,專門用來作為自己的花醬原料供應。
原來用的野生的玫瑰花,在換成自己培養的玫瑰之後,它的品質又得到了一個提升,每次李小荷舀出那色澤鮮豔,氣息香甜的花醬時總是會遺憾這時代沒有普及透明的玻璃,只能用白瓷罐裝花醬,讓自己有一種明珠蒙塵的感覺,要是這好看又好吃的花醬由透明的玻璃罐子盛裝,這花醬肯定銷路更好!
而原本的因原料不多的茉莉在實現了自我種植之後,也沒有了這種煩惱,只是每每想到此處,李小荷總是要心中抽痛——在最開始買苗培育的時候可是花了李小荷不少錢!
這也是李小荷做花醬生意也有兩三年了,卻現在才考慮弄一個作坊的原因之一,沒錢啊!
夏氏也知道從第一批鮮花被採摘下來下來開始,自家的空閒時間就沒現在這麼多了,因此,選了四月十二,帶上李小荷去大佛寺還願。
離四月初八的佛誕日才過去了沒有幾天,大佛寺也還殘留著佛誕日的熱鬧場景。周圍賣小玩意兒的小攤子只多不少。
李小荷看著這些小攤子是倍感親切,當年自己也是這眾多小攤販中的一員啊。那時候自家可是連肉也難吃上一頓的“特貧階層”呢,幾年過去了,自家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原來的生計問題早已經成為過去式。
李小荷笑了笑,相信自家以後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夏氏估計也是感慨良多,臉上的表情似惆悵似歡喜。
母女兩個站在寺廟外面,各自出了一番神之後才往寺廟裡面走去。
第68章
大殿中央,貼著金箔的大佛像,一如既往地金光閃閃,背後伸出的多根手臂,翹著手指捏著蘭花指,那既像觀音又像佛祖的臉上,帶著悲憫的神色,靜靜地注視著下方來來往往的信徒。
夏氏面色肅穆地跪在佛像前面的蒲團上,雙手合十,默默在心裡唸叨著自己的感謝之語,末了又許下心願。最後,她對著佛像恭敬地扣了三個頭。
李小荷依樣畫葫蘆,也跟著夏氏跪在蒲團上,對著佛像磕了三個頭。
然後夏氏起身,到旁邊的女尼那裡拿過三支香線,又對著佛像拜過之後,將它們插在前方的灰壇裡面。
最後,來拜佛最重要的內容來了——抽籤。
夏氏來拜佛,還願也只是其中一個目的,而另外的目的,則是想算一算家裡眾人近年的運勢,自己的心願會不會達成啦,等等。
只見她閉著雙眼,一下一下地搖著手中的籤筒,似乎嘴中還在默默地念著什麼。
“啪!”一支竹籤從籤筒中掉了出來,夏氏睜開眼睛,放下籤筒,帶著忐忑撿起地上的竹籤。儘管她並不識字,但是她還是把竹籤反覆看了兩遍,才拿到解籤的師傅那裡,讓她幫著解讀籤文。
“順水行舟,”解籤的女尼師傅看了一眼籤文,帶著和善的笑意的雙眼看著夏氏道:“按著籤文所顯像,女施主近來可算是事事順遂,無事不如意,只是切忌急功近利,要當心風急水快船行失利……”
李小荷是一向不信這些“封建迷信”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