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福和秋霞嬸子都有這個意思,誰不想跟兒子住一起呢,只不過是他們顧及冬寶,不願意自己提出來,如今冬寶主動提出來了,正是皆大歡喜。
林實在把院子又往西邊擴了半畝地,在那裡蓋了幾間房給下人們住,等到晚晚長大一些,就再蓋幾間廂房,或者是把後面的荒地買下來,擴進院子蓋房子住。
林老頭望著隔壁宋家的方向嘆道:“這年年過年,都不得安生!”
冬寶早聽出來了,宋家吵來吵去,就是為了那十畝地的分配問題。在她看來,不過是祖上傳下來的幾畝地罷了,還吵的要動起手來了,說宋家上下沒出息,還真不為過。
但凡宋榆和宋柏有一個能幹的,塔溝集的無主荒地那麼多,下苦力氣開墾幾畝,好好幹上幾年,生地侍弄成熟地,不就是一筆財富嗎?
村裡地少的人家並不少,都跟宋家似的,一代比一代人多,地永遠都是那麼點,後代就只能討飯了。
這些年,冬寶零零星星的買了不少地,加起來也有兩百來畝了,而且今年林實考上了舉人,這些地都不用再交稅,又省了好大一筆開支,光是靠這些地,他們一大家子也能衣食無憂的過一輩子了,但這一大家子沒一個人動她的地的主意,每個人都認真的做著自己的工作,這就是為什麼林家能過的蒸蒸日上,而宋家走下坡路的原因。
等到晚上的時候,宋家的吵鬧聲終於消停了,有看熱鬧的鄉親到林家來嘮嗑,說兩邊說定了,還跟以前一樣,宋榆分四畝地,剩下的六畝歸宋老頭和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