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會試這麼好的成績不慶祝實在是說不過去,定安侯府晚上的時候特意舉行了一次家宴,不光方之青、方之業參加了,連他們的姨娘也都參加了,唯一缺席的就是中風在床的老祖宗了。
第34章
雖然是家宴,方之平卻有幾分的不自在; 他已經好幾年沒見過爹爹的兩位姨娘了; 這兩人在他這裡幾乎面譜話; 沒什麼特別的,算的上安分守己,但卻實實在在是紮在他娘心裡; 不得安生。
方之平是這次家宴獨一無二的主角,在座的人一一向他祝賀; 包括兩位庶出的弟弟和孫姨娘、杜姨娘; 明明是見都沒見過幾次的人,卻言笑晏晏的向他敬酒; 彷彿關係多麼親近一樣。
向來高傲的大嫂也滿面春風的向他賀喜; 話裡話外希望他能看顧兩個侄子。
他有幾分恍惚,又有幾分得意; 好似這十幾年的苦讀總算是有了成果; 沒有白費,他終於靠自己獲得了府裡其他人的重視; 不再是那個沒多少存在感的嫡次子。
但在躊躇滿志之餘; 他又生出幾分寂寥; 好像還有什麼地方空著一樣。
四月十五,殿試終於開始了,貢士們已經換下了夾襖; 穿上了春衫; 比起會試時的春寒料峭; 如今這天氣絕對算是天公作美了。
入殿之前,一百八十名貢士都要提前學習禮儀,覲見的禮儀、跪拜的禮儀、回話的禮儀等等,以確保他們這些新科進士/同進士不會冒犯天顏。
方之平雖然出身侯府,但這些進宮、面聖的禮儀卻是沒有學過的,他們家本來就不被先帝看重,連他爹這個侯爺都沒進過幾次宮,大哥被封世子,也僅僅去宮裡謝了一次恩而已,他這個次子自然也不會被教導這些。
不過,這些禮節學起來倒也不算繁瑣,只是越發加劇了貢士們內心的緊張。
一番學習之後,眾人總算進入保和殿,不過保和殿內並沒皇帝的身影,連出題、閱卷的大臣也不在這兒,只有幾個品階不高的官員和侍衛主持考試事宜,貢士們接下來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才拿到頒發的策題。
相比會試,殿試的題量就少多了,只有一道策問題,不過光是題目就大概有四五百字,洋洋灑灑一大堆,大致的意思就是讓眾貢士們制策以“吏治民生、淮、黃河務發問”。
方之平一邊研磨,一邊思考,新皇上位不久,都說三年不改父之道,所以在朝廷上現在大都延續先帝之制,並無大改,不過皇帝當了多年的太子,不顯山不漏水,卻也沒被剩下的幾位王爺給扳下去,可見其心智、能力,殿試的題目都是皇帝稽核過的,所以這道策論題從某些方面也表達了皇帝自己的執政理念,方之平覺得自己還是答的務實些好。
這一殿試題出的並不新奇,甚至是在座的考生都曾經練習過的一道經典題,方之平也不例外,他曾針對這個題目寫過三篇文章交由師父王宗元修改,突出的重點各不相同,現如今重新寫,腦子裡還留下不少印象呢,下筆說是如行雲流水都不為過。
寫到暢快處,方之平往往就會忽略了對外界的關注,所以當他寫完一頁準備換紙的時候才發現身後一抹明黃,心裡頓時就是一個激靈,在大齊,明黃色可是隻有皇帝才能用的顏色,所以聖上到底什麼時候來的,在他身後站了有多久……
方之平一時之間心都亂了,好在腹稿早就已經打好,強穩下心神來繼續落筆,不過注意力就不如剛才集中了,總是分神注意著站在他身後一動都不動的聖上。
良久,那抹明黃總算是離開了,開始四處巡視,不再‘紮根’在他這裡了,方之平長舒了一口氣,心總算穩下來了。
雖然是登基後第一次科舉,但日理萬機的聖上也不可能一直待在這裡,約莫一炷香的時間便離開了,不過這一炷香的時間裡有一半他只盯著一位考生瞧。
沒法子,會試前十名的考生裡頭就只有這一位長得俊俏還未婚,家世也尚可,嫡親的妹妹二十一歲了還沒有著落,他這個當皇兄的再不操心,可真就成老姑娘了,雖然皇家的公主沒人敢明目張膽的議論,但總不能就這麼蹉跎了皇妹的年華,再是尊貴也得嫁人啊。
靖嘉是他最小的妹妹,又是一母同胞,比他自己的女兒也大不了幾歲,所以這個妹妹在心裡差不多也算是半個女兒了,以前皇位未定,朝廷上各種關係交錯雜亂,一個家族都能分出兩茬人來分別支援不同的皇子,這種情況下,他和母后哪捨得把靖嘉嫁出去,本朝公主的地位並不算高,出了嫁也得遵照三從四德,萬一他失勢了,靖嘉少不得要被人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