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綹緄姆考洹�
毛筆雖是軟筆,和黎池前世用的鋼筆和簽字筆等硬筆不同,可寫字是‘唯手熟爾’的事,只要用熟了寫字速度自然也就上去了,從他散學後到吃晚飯前的這段時間,他能夠勉強抄寫出一萬字。更別說,他連晚飯後都還點燈再抄寫一會兒,抄完一套30卷的《燕律》,最後並沒有花到一個月。
只二十三天後,黎江就和他爹黎橋一起,帶著抄好的書,到縣城的四寶店換回來9兩6錢銀子(售價15兩減去3兩裝訂費,即售價12兩的八成)。
黎池繼續抄寫,又抄好五本《燕律》送去縣城後,徐掌櫃讓黎江帶話說《燕律》可暫緩抄寫。到此時他一共抄寫可六本《燕律》,以他的記憶力已經記住了《燕律》的內容、甚至可以一字不漏地默寫出來。
把《燕律》的樣書交還後,也就拿回了那15兩押金,這個時候已經來到年底,黎池抄書總共掙了57兩6錢銀子。
黎家祭祖的規矩是十四成丁以上的男性族人參加,黎池才十歲就沒去祭祖。等大堂哥黎江祭祖回來後,給他講了祭完祖從祠堂出來時,他爺爺、他大伯二伯和他爹的嘚瑟樣,語氣昂揚地逢人就炫耀。
“我們家小池子年前三四個月的時間,抄書掙了近六十兩銀子,我們家兩年的田地收入全換成了銀子都沒那麼多!唉呀,我原先還擔心即使有族裡資助、都湊不出他讀書趕考的銀錢,現在啊,我可不擔心了!”
黎池聽後倒沒覺被誇得不好意思,反而坦然地跟著笑了一場。
走親訪友年過完後,黎池再次和黎江、黎河和黎湖一起,帶上從抄《燕律》掙的錢中拿的五十兩銀子,去四寶店交上押金,拿回了《資治通史》的樣書。
一套《通史》共290卷,最後還是找徐掌櫃借了兩個書簍才揹回來的。
而一開年,黎池進入秀才班就已滿一年,再有兩年他就要從秀才班畢業了。他並不準備像幾乎所有秀才班同窗那樣留級,他準備像先生那樣真正意義上地從秀才班畢業——考取秀才功名,而且是一次性地考取成功。
為此,黎池覺得可以開始準備了。他保持著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在學堂裡就解決掉疑問的習慣。除此之外,在詢問過先生並得到建議後,他每天散學後固定要寫一篇策問、做一首詩或賦。
因為黎池散學後還要抽出時間備考,他花了十一個月即將近一年的時間,才把一套《資治通史》抄完。
這套書顯然不可能像《燕律》那樣,抄寫六遍最後都抄得能夠默寫出來了,他在抄完一遍《通史》後,又花了約二十天的時間,有選擇性地精讀了一遍。
託他的好記性的福,他將有代表性、有借鑑作用的精讀過的幾段歷史記了個大概。並在寫策問時嘗試著活用進去,得了先生一句:‘你能在引經據典之外,又加入用史,聖賢之言外,又有歷史為鑑。不錯!’。
在又一個年底到來、距過年只十來天時,黎橋和黎棋陪著黎池一起,將《資治通史》的樣書和黎池手抄的一起背上,去到縣城的四寶店換回來五十兩的押金,以及拿到了除去裝訂費後、47兩售價的八成即37兩6錢銀的報酬。
抄寫《通史》的37兩6錢報酬,再加上抄寫《燕律》所得的57兩6錢,黎池抄書的這一年多以來,總共掙了95兩2錢銀子。除去筆墨紙硯的大約消耗,最後賺了約70多兩銀子。
他趕考童生試的費用,是掙得足足的了。
年坎兒一邁過去,距離黎池科舉下場的時間就又短了一年。
黎池出生於貞文三年的二月初三,一年後即貞文十五年二月初三――文曲星誕辰日那天縣試開考,而那一天也剛好是他滿虛十三歲的生日。
第14章
年關一過,黎池下場考童生試的時間就在一年後了,也就是下一個開年後的事情。
黎池不再繼續抄書,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科舉上。
專研、精研科考內容,即使四書五經及其譯文都是統一的官定版本,黎池在再三精研幾遍後,又還是將族學裡和村裡所有私刻的版本都精研了一遍,力求在官定版本的思想框架里加入自己的理解,又與《通史》中的思想相互印證,以求達到融會貫通。
每天一篇策問、一首詩或賦的習慣也在繼續堅持,等到年底的時候,黎池幾乎已經將四書五經中稍有些深意、可能會以策問形式出題的句段都寫了一遍,各種型別和主題的詩幾乎都已涉及到。
堅持練習到現在,不說下筆如有神,但真的是寫得手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