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部分

也不少。李惜文過來看一眼,開心的說:“我只是聽講過蕎麥殼枕頭,這麼多的殼可以做一個枕頭了吧。”

“做不成。這地方風調雨順的年景都夠嗆,今年旱的厲害,不下地幹活一天兩頓都是喝稀的。今天跟我們一路的那個陳幹部講,生產隊裡不給我們分口糧不是不想分,是各生產隊都預支了口糧,現在生產隊和公社的倉庫裡都是空的,大家嘴上不講,都在等救濟糧。”李大海嘆氣,“這樣糧食再過一段時間恐怕都不好買了。等兩天天冷了放得住東西了,做一袋窩窩頭我和振華背到農場去,要是農場裡情況不行,我們就去縣裡背一兩百斤糧食給他們送過去。”

第100章

早晨起來地上一層厚厚的霜,和昨天比,今天的溫度似乎下降了不少。

村裡兩口井有一口沒有了水,李振華早飯後去村裡挑水,排隊到午飯前才回家。

“聽他們說要是村東頭這口井也沒有了水,那就只能村裡組織去二十多里外的石裕澗運水,運來的水按人頭分。”李振華搖搖頭,“小妹,你確定咱們家院子裡打井能出水?”

“當然能。”李惜文已經用精神力看過了,她家的地下十米左右就有地下水,打井絕對能出水,她把她爺爺的大電鑽拿出來,說:“我們家打井優勢很大的,掘土換個鑽頭就行,還不需要把泥土運出井。”

李大海自己沒有打過井,不過他在北方農村調研的時候看見過社員同志們打井,知道打井需要哪些工具,他說:“咱們傢什麼都沒有。要先去生產隊借鐵鍁和鋤頭和盛土的筐子。我去生產隊說了,他們要跟過來看熱鬧,小妹你的優勢就沒有了。”

聽說李大海琢磨在自己在院子裡挖水井,馬永福心裡覺得城裡人異想天開。他對於城裡的人勞動能力也不看好。不過李大海沒有開口請村裡幫忙,他覺得沒有勸說的必要,借給李大海兩把鐵鍁和兩把鋤頭還有筐和繩子。

李惜文在院子裡劃了一個圈,李大海和李振華當時就開始挖土,天黑這個土坑挖的有三米多深,李惜文強烈要求換她下去,她在下面拿大電鑽鑽地,輕輕鬆鬆就鑽到六米深。

馬永福今天不來明天肯定也要來的。再深一點明天來人看見就太假了。李大海硬是把她喊上來了。

第二天李振華去挑水,馬永福的大兒子馬愛民問他開始挖井了沒有。李振華說挖到半夜挖到五六米深。馬愛民到李家來,蹲在井口看李大海挖了半個小時。下午村幹部們都過來看,發現吊上來的泥土越來越溼潤,估計這口井能挖出水,都激動了,問李大海:“你憑什麼認定院子裡打井能出水?”

“我女兒看地勢猜的,她講的那個我也不大懂。小妹?”李大海喊,“你把鞋底放一放,出來講給支書和隊長聽。”

李惜文已經準備好了一套話,什麼地質構造呀,含水層啦,上層滯水、潛水和承壓水啦,第四紀鬆散沉積物的孔隙啦,一把一把甩出來就把幾位只能照“樣子”勉強“畫”字的村幹部侃的暈頭轉向。

“女娃娃,你是高中生?”馬永福大膽假設首都幹部的女兒有高學歷。

李惜文也笑的很謙虛,“我上學早,還跳過級。下放之前上大學三年級了。”

又是一個大學生!馬永福羨慕的沒話講,他被李惜文的那些科學名詞繞的分不清方向,就覺得李惜文是個大有本事的人,客氣的問:“你在大學學的是找水嗎?”

李惜文搖搖頭,“我學的是機械工程,我們這個學科主要是設計和製造機器。比如製造打井機,那麼我們肯定就需要學習有關的知識,比方尋找地下水,比方地下水的種類。只有自己會打井,才知道怎麼設計製造打井機是不是?”

李大海提起女兒驕傲的不得了,“我女兒從小愛學習,喜歡動腦筋,動手能力特別強。”

“女娃娃,你能在村子裡給我們看看哪裡有水,適合打井嗎?”石三喜問。

多幾口井,人有水吃地裡也能澆水,明年梨樹村的日子肯定能好過一點,哪怕是給自己積福呢,她也應該出力的。

李惜文沒推辭,就是給自己打了個不可靠的標籤:“我學習過書本上的知識,但是以前也沒有打過井,不知道我有沒有學到家。等我家的水井打出水來,我再去村子附近轉轉,行嗎?”

石三喜有點等不及,不過確實需要打出一口出水的井他才能相信這個女娃娃有找水的本事。他和村支書商量了一下,說:“我回村找兩個人來給你們家幫忙,算工分!”

石三喜回村喊來兩個能幹人,跟過來看熱鬧的閒人擠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