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部分

可以說,將餘鑫抬到前十,其實也是那些守舊派們想要藉此去試探元化帝的態度。

因此,餘鑫能進入前十,除了他自己的文章過硬,才學不錯的原因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守舊派們的推波助瀾。

如今太上皇病危,為了穩住這些守舊派,元化帝的選擇勢必更要思量周全。

但是,即便是要給餘鑫一個不錯的名次,也絕對不可能是狀元。

狀元的文章,未必是前十之中最好的,但必須是最合帝王心意的才行。

畢竟,狀元的文章,歷來都是代表著帝王的選擇和堅持,乃是底限所在!

元化帝既然一心要決意新政,那麼即便是抬舉餘鑫,也不會歸於他狀元之位,今科的狀元,必然是要一個全力支援讚頌新政的人才行。

那麼餘鑫的名次便只能是探花或是榜眼了。

雖然榜眼乃是第二名,探花是第三,但探花可是那一科進士的嚴重擔當,探花的關注度不僅高於榜眼,更是與狀元都差不多了。

因而,餘鑫便得了這個探花之位。

當然,這一切的基本,還是要有真才學的。

顧雲浩作為學兄,如今看著餘鑫高中探花。也是為他高興。

只是在為餘鑫歡喜的同時,也在暗暗焦慮。

太上皇果真是病重了。

自那日放榜後,顧雲浩便去右相府問了師祖孫惟德,也是得到了這個訊息。

這件事來得突然,孫惟德也表示有些措手不及。

當然,對於此事最為憂慮的還是季銘。

他現在乃是新政的總裁,更是身兼戶部跟工部的尚書,若是新政一事有個什麼意外或是不妥,於他都是極為不利的。

雖然元化帝極力封鎖訊息,但太上皇病重之事,還是慢慢地傳到了朝中。

一時間,只要稍微懂點門道的官員,心思都開始浮動了起來。

而那些士族功勳們,則更是有些按耐不住了。

不過幾日的功夫,雍京城便出現了好幾起世家子弟為惡之事。

因著太上皇這一病,朝中的局勢更是暗潮湧動。

杜允文雖然沒有立即發難,但這段時間在朝中說話也是比先前更為強硬了些,甚至在內閣為著一件瑣事,很沒好氣的指摘了季銘兩句。

隨著杜允文跟守舊派們的動作,朝中的官員也逐漸感覺到好似風向有些變了。

對此,孫惟德也感嘆不已,對著顧雲浩道:“景源,咱們也需得想好對策,準備退路了。”

聞言,顧雲浩心裡自然很不是滋味。

即便是知曉太上皇病危之事,會影響到朝局,但也總是抱著希望,只盼著不至於發生什麼大的變動。

“師祖,真的是到了那個地步了麼?”

顧雲浩有些不死心地道:“以弟子看,當今聖上也並非是個不懂籌謀之人,說不定陛下仍有後招……”

說到這裡,他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後卻是再也說不下去了。

他總歸還是騙不了自己。

不得不承認,蕭穆言乃是一個明君,是一個極有手段和抱負的帝王。

但是即便他再有本是和城府,總歸是即位才這麼短的時間。

而且太上皇禪位之時,時機並不算很好。

外有杜允文、陶明哲以及顧雲浩的右相師祖孫惟德三人把控內閣朝政,這三人都是在順德一朝經營多年,門生故吏遍佈華朝上下,一個個都可稱為權傾半朝。

當初順德帝在之時,都不得輕易去動這三人,只得使用制衡之術,使得三人互相牽制。

禪位之後,雖然因著元化帝啟用季家和季銘,杜允文、孫惟德三人都行事比較低調,甚至杜允文跟陶明哲還藉著奪嫡站位之事蟄伏,但這三人在朝中的影響力也並沒有因此弱了多少。

甚至杜允文因著在奪嫡之時與勳貴世家們的牽扯,索性在元化帝登位之後,直接倒向了勳貴世家,成為勳貴門在朝中的代言人,就這麼轉身成為連元化帝都頗為顧忌的角色。

至於內裡,元化帝的帝位也算不得很是安穩。

因著當時未免朝局動盪,加之顧及順德帝的情緒,元化帝一時放過了平王跟蜀王。

現在平王跟蜀王都已經就藩。

所謂山高皇帝遠,平王、蜀王的封地雖然不是在江南富庶一帶,但也絕對是算的上物產豐富。

華朝因著戶部稅入不足,養兵費用一年不如一年,軍隊也一再精簡,現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