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本的問題。

先是在顧明琮的指導下,把整本《百家姓》學完,認識了些新字,而後就借了顧明琮家裡的一本《千字文》開始學。

因著之前已經在講堂上跟著默唸過,原本就有些印象,背起來也並不是很艱難。

只是遇著不認識的字,就去找顧明琮解惑。

就這樣,顧雲浩不僅能完整的將《千字文》背下來,還多認識了不少字,除了一些不常見的,其餘基本都能認得。

見著他到了反覆可誦的地步,顧明琮也就開始解釋文章的意思。

他講的並不細緻,有很多地方還比較含糊。

但是顧明琮說,他自己本生也是學問不夠,因而理解的也有限,只能將他懂得講給顧雲浩聽,其餘的也只得顧雲浩自己去揣摩和理解。

因為跟顧明琮熟悉了起來,顧雲浩也知道一些科考上的事情。

比如他們現在還稱不上學子,最多能稱蒙童,也就是說剛剛開蒙而已。

要想正真進學,就要按著步驟,學完三百千千,也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之後再是《幼學瓊林》,這樣才算讀完了蒙學階段的書。

對於講究一點的讀書人家或是書院,學了《幼學瓊林》後,還要念《弟子規》,追求詩文才氣的還要讀《聲律啟蒙》。

而後正式進學了,還要先學《孝經》,在懂得諸德之本後,才開始學尋常四書五經。

治書很是講究順序,一般都是根據由淺入深的原則,先學四書,按著《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的順序,一本學完之後再學第二本。

待四書學完之後,方能治五經。

五經分別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都是先全部拉通學過之後,再從中選取一經主修,其餘輔修。

一般而言,學完這些東西,至少都得十來年。

至於考秀才,那也都是四書五經學有所成之後,方才有可能考上。

更不用說後面考舉人、考進士了。

知道了自己任重道遠,顧雲浩更是珍惜時間,開始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練字和學習的長期計劃,每隔一段時間就按著來規劃自己要做的事情,以此保證學習進度。

時間過得飛快,一晃眼就過去了兩年。

顧雲浩也從先前的小豆丁長大了不少,因著上了兩年學,談吐舉止間也帶著幾分儒雅俊逸之氣。

這兩年,他把心思都用在唸書上,在顧明琮的教導下,已經學完了《千字文》,現在正在主學《幼學瓊林》的第三卷。

另外因著能到顧明琮家裡借書的便利,顧雲浩還藉著讀完了《聲律啟蒙》。

當然因為顧明琮對《聲律啟蒙》也並不太懂,這個基本上都是靠的顧雲浩自學。

這個速度雖然稱不上驚人,但相較於其他學童,已經是快了不少。

也因著他進度快,在去年的時候,顧明琮就讓他坐到了講堂的右側,跟顧雲濤等人一起學習。

顧雲濤今年也是已經十歲了,他跟著大部分學童一樣,剛學完《千家詩》。

不得不說,讓顧雲浩跟顧雲濤一處唸書,還是有些作用的。

從去年開始,顧雲浩就慢慢發現這個堂兄在開始改變。

許是受不了年紀小的弟弟跟自己一起唸書,也或是看著顧雲浩的進步開始有種緊迫感,反正顧雲濤這一年來上學用功了不少。

兩年來,顧雲浩跟顧雲濤的都有了長進,而顧家的變化也是不小。

最主要的就是家裡的收入增多了。

自從顧長榮到衙門當差後不久,衙門裡擴建了飯堂,像顧長榮這些當差的雜役也開始可以免費到飯堂吃飯。

這個好處就是立即可見的,不僅顧長榮能吃頓飽飯,而且還省了每個月的飯食錢。

顧長榮也有個分寸顧家的,除了一些必要的花銷之外,俸錢基本都拿回來交給家裡。

這樣下來,每年八兩的俸錢,基本可以攢下個七兩左右。

當然,在衙門當差,還多少有些旁的收入,雖然顧長榮在的兵房不如當初顧明良的戶房吃香,但好歹也管著城防、驛站、急遞鋪子等,一年下來,也還是能收些孝敬。

只是這些額外的收入,大家並不知道具體有多少罷了。

但是家裡人都明白,方氏多少都會存些私房。

這兩年風調雨順,田裡收成好,家裡的存糧也多了起來,還能收入個八、九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