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代算是最好的,除了門臉故意做的難看破舊一點,不太想招人眼以外,其他的地方的設計除了老一些以外,都堪稱完美。
一進門口,有一個石頭製成的架子,上面搭著垂絮,形成院外跟院內的天然隔斷。
祖上在選房子的時候,考慮了風水,這處房子並不在三岔路的路口,而是在衚衕的中間,比較安靜。
兩百多平的小院,有一百五十多平的地方,蓋著三排房子,門臉那一排因為太擁擠,就用院牆隔起來,中間的天井處也還算空曠,大概有六七十十平米,最中間空出來兩格,勻勻的鋪著草,分別種著兩排桂花,一排兩株,兩側直到廊下的位置,用青石板鋪就,看格局就知道是古代特別講究的大戶人家的格局。
房子與房子錯縫之間,也並不像其他的人家一樣,蓋的是房子,而是空曠著,種了一些花花草草。
這還算比較講究一些的格局,周圍隔壁都是人家,要是滿滿當當的蓋三排,錯縫那裡的房子就是一點通風采光都沒有的。
對著門口的那一排房子,最中間那間二十來平米的是客廳,左側一間十來平米的是書房,右側的那間則是主人房。
西側那一排,最靠近裡側的是廚房,中間是拆房,再往外是一間淨房。
對面那排是兩間屋子,分別是兩間臥室。
單從房子的格局和建築上來說,安排的也很合理了,而且這個房子還有單獨的淨房,只是家裡沒有很好的下水措施,那間淨房現在只能用來沐浴,方便的時候還是跟所有的人一樣,放痰盂,然後大清早去公廁倒痰盂。
想到這裡何小麗就有滿格的心裡陰影,畢竟她一個妥妥貼貼的現代靈魂,可從沒幹過大清早倒痰盂的事,她也不好意思叫付歐給她倒啊。
要出去去公廁上廁所就更遠了,基本上沒人半夜三更跑去公廁,北方的冬天那麼冷,得凍死。
付歐的單位離三廟衚衕比較近,就在現在的中關村那一帶,從這邊坐公交車到單位可以直達,加上自己的房子不能不住人,他也就沒有跟父母一起住。
這裡不好的就是離付歐父母單位太遠,他們明天還要上完一天班才能放假,所以他父母也就沒有過來,只有放假的時候他母親才會過來幫著收拾一下,所以他一個人,有一整間兩百來平方的小院子。
“你來之前,我媽早就過來收拾過幾輪了,怎麼看都覺得不滿意,你過來看看你的房子。”付尤拉著她去了東廂最靠近裡面的房子,從房子的舒適性來講,東廂和朝南的那個房子,是舒適性最好的,而廚房跟柴房這些不住人的房子,則安排朝西。
屋子裡面還是老式的炕,但城裡早就不燒炕,因為要做個炕出來,臥室就會比較大,整整一間臥室有二十來個平方,五六個平方的地方是土炕,地上鋪著的是木板。
裡面也沒有很貴重的傢俱,也就是說空著的,付歐解釋說這要留著給何小麗自己取置辦,她怎麼喜歡就怎麼來。
其實本來也不困,但進了屋子,睏意很快就上來了。
但家裡好幾天都沒有人了呢,冷鍋冷灶的,再說何小麗根本不會生那個煤爐子啊,她記憶中自己就沒有用過蜂窩煤這個東西了。
北方產煤,蜂窩煤的普及程度比南方要高得多,而南方特別是沿海缺煤的地方,則是早早的就用上了煤氣,煤氣比蜂窩煤要方便許多,只可惜這裡還沒人開始用呢。
何小麗還在頭疼怎麼生火燒煤的時候,付歐拿著爐子站在門口對她說:“家裡的炕已經多年不燒了,我出去找點熱火來燒點水,家裡的蜂窩煤都在西屋柴房裡面,這段時間你在家,自己學著用。”
在他眼裡,何小麗是不會用蜂窩煤的,畢竟在大河村基本都用柴火,在省城住的時候也很少做飯,即便做飯,也是跟同一層的鄰居合著用一個爐子的煤火,這樣不用總是去滅去燒。
何小麗想把帶來的行李行李一下,就說好。
隨身帶的衣服都是冬天的衣服,夏天的衣物不多,還有一些春秋季穿的衣服,都用郵政包裹寄過來的,按現在郵政的速度來說,最早也要在元旦以後才能收到了。
過了沒多久,付歐拎著一個燒好了的煤爐子回來了。
“哇,你這麼快就生好火了嗎?”剛才還好擔心他是不是出去生火了,不過看他進出的速度,不像是自己生火了的。
付歐笑著搖搖頭,說:“找鄰居拿一塊新煤換的燃著的煤,這不就快了嗎?”
何小麗兩手一拍:“好妙招,贊!”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