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而是以後會不會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甚至是近代史上的伊拉克戰爭……
只是還沒有待到老雷多想,腦海中最後的文字資訊,便接憧而來,“資訊匯入完畢,準備進入戰場,十秒鐘倒數,10,9,8,7,6,5,4,3,2,1……”
……
…………
穿越了空間,穿越了時間,最後又穿越了磅礴的戰爭迷霧……
即便是已經來到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年代,老雷的眼前依然一片模糊。
天邊的夜霧慢慢淡了,顏色變白,像是流動著的透明體。
眼前的建築和樹木虛影若有若無。
說有吧,因為大霧的遮擋,看不到那些確切的建築和樹木的整體。
說沒有吧,迷霧開豁的地方,又隱隱露出建築部分的輪廓。
終於、在老雷回過神來徹底清醒的瞬間,漸漸的東方發白了,浮動著的輕紗一般的迷霧籠罩著靖江縣城。
當發現在站在城牆上,老雷首先摸了摸頭上的異物,摘到手中一看,才發現是一頂‘圓錐形斗笠式’掛著紅纓的清兵帽子。
再低頭望身上一看,青色的麻布衣上面,在胸膛靠下方的正中間,白色的圓圈裡寫著一個大大的‘兵’字。
“擦,這次的角色還真夠垃圾,變成大辮子就算了,感情還是個效忠清王朝、效忠胡虜韃子的綠營兵!”
………………………………………………………………………………………………………………………………………………
(新人新作,求一切點選推擠,求推薦票票!!!)(未完待續……)
第五十九章 靖江保衛戰
PS:求推薦票票!!!
………………………………………………………………………………………………………………………………
老雷抽出一截腰裡的鋼刀,質地和鋒利程度不錯。坑爹的是,在即將發生的衝突中,這玩意基本上派不上什麼用場。
眼光跟著城牆掃了幾眼,一排靠著城牆多口的長型‘木棍’進入老雷的視線。
這些在老雷眼中,只能當燒火棍老掉牙的抬槍,是清代一種重型鳥槍,長1丈左右,重30多斤。
其結構與一般的兵丁鳥槍完全相同,但裝藥量、射程及殺傷威力遠遠大於兵丁鳥槍。
發射時須兩人操縱,一人在前充當槍架,將槍身架在肩上,另一人瞄準發射。
這種火器的優點是重量較輕,不必車載馬馱即可攜帶,而且火力較強,所以一直被清朝延用。
缺點是過於笨重,且射擊精度頗差,與英軍使用的燧發槍,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知縣大人有令……城牆守備馬上趕往江邊圩口……防禦‘黃毛鬼’來襲!”
待到濃霧稀薄,老雷駐足傾聽;聽到遠處隱隱傳來一通“咚咚鏘鏘”的敲鑼聲。
十秒鐘後,薄霧裡的城牆走道上,跑上來一個手提銅鑼,頭戴瓜皮小帽,氣喘吁吁的年輕人。
“知縣大人有令,城牆守備馬上趕往江邊圩口!現在、所有的守城兵勇馬上到城牆下面集合。”
手提銅鑼的年輕人,從老雷的身旁呼嘯而過。
但是每個十米的站崗清兵,轉過圓錐形斗笠帽簷,把目光全部向老雷的身上焦距。
直到那瓜皮帽的小廝,再次敲打著跑回來,停在老雷的面前駐足,並上氣不接下氣地出聲提醒。“管、管帶軍爺,知縣大人、大人有令,城牆守備營的兵士馬上、馬上趕往江邊圩口!現在、所有的守城兵勇馬上到城牆下面集合。”
確定眼前的瓜皮帽小廝,確實是在和自己說話。
來到鎮江縣城,前後不到五分鐘的時間。
“管帶大人!??”
聽到瓜皮帽小廝的急切問話,老雷方才從這具身體的記憶裡想起,自己除了名字叫王武滔,還是這一票上百個清兵的管帶。
今天穿這身兵丁的衣服站崗,完全是在替一回家照顧病母的哥們頂缸。
“去,把老爺我的管帶衣帽拿過來。”
清朝頂戴的顏色的含義。對應的官職按清禮儀:
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無頂珠者無官品。
狗屎運不錯,當瓜皮帽小廝從城垛口抱來衣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