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人說。好讀書不求甚解,乃學之化境。看來我現在已經超越了這層境界。叫好讀書無需求解。
那麼在這曾境界之下,又何須手捧書本去讀呢?先聖說。天下事,無所為而無所不為。後來這先聖便成了最高的神明之一;另外還有後聖曾說,社會人生,廣博耗深,均是無字之書,善學者,更應向這無字之書中尋求真諦。這後聖也曾短暫成神,並被我盲目崇拜十數個春秋,雖然現在這後聖早被請下神壇,常耳聞目睹其被罵得狗血淋頭,三代不寧,但其至理名言,卻已經深得我心。
所以這囫圇吞棗的翻完了這本英文雜誌,全沒了昨晚深入地研讀進去的體會心得,只好當即買櫝還珠,完璧歸趙了,應該說是“全書歸楊”。
接過我送還的書,yu不解地問:“看這麼快?一目十行?你的英語閱讀什麼時候這麼強了?”
“沒,並不是有什麼長進,只是看不進去罷了。”
“為什麼?昨晚不是還看得好好的,今天怎麼就不行了?”
“我也說不清楚,可能是心境不同了吧。”
“怎麼?有什麼不同?”
“不知道,就是心不能放在上面。”
“怎麼回事?那你的心擺放在哪兒呢?你在牽掛什麼?”
“其實也沒什麼。”我閃爍其詞,不知怎麼說,要不要說,難不成我要說:“我是貪戀打遊戲,不想學習”嗎?那樣豈不是讓她大失所望?而且在這教室之中,前面及左右都是人,說這些被他們聽去也不好。雖然我們一直都是輕聲耳語的,應該不會打擾到別人,但不能保證別人就聽不到。
“算啦。看來你也是學不進去的。不如也別在這兒呆坐著活受罪了。我們走吧。”
“沒有活受罪啊,其實我很享受的。”我急忙說,但卻是實話,“這就走,你不自習了?”
“享受?我知道你的感覺,其實,你不用勉強自己的,不用來陪我自習了。我地意思,是希望你能踏踏實實的開始學習進去。現在看來,效果並不理想。”yu說著,一邊收拾了書本裝進書包,穿上羽白色風衣,背上書包,作出一幅要走的樣子。
見她如此堅決,雖然心有不甘,我也只能頭前走著,出了教室。
“對不起,我也不想這樣。”來到走廊上,並排向住樓中央的樓梯口走去,我焦慮的說道,生怕她生了氣。
“別這麼說,我不是生氣,或者說失望,我只是……”頓了頓,她面色少許和悅了些,才繼續說道:“我只是希望。你能開開心心的,知道嗎?別折磨自己,委屈自己,即便是為了誰,也不要這麼做。我相信你的能力,只要你想做,沒有什麼能難住你,只是你太不快樂了,是這個。阻撓了你潛力地發揮。所以,我只希望,能給你快樂,能讓你開心,就行了,別的我無所謂。自習不自習,實在是無關緊要地,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聽她這一席話,無不是句句出至肺腑,又是字字為我著想,哪怕是鐵石心腸,我也不能再置若罔聞,深恨自己唯唯諾諾,推三阻四的性格。還是推心置腹的時候了。雖然感動得一塌糊塗,嘴上卻還只是說道:“謝謝你,其實我能理解你地心。只是我做不到。”因為還想好該從何說起。
此時,我們已經出了主樓,走到了回宿舍地路上。來時西天那半輪月牙兒,已經不知去向,校園內燈火通明,卻鮮有人影。不是上學或下課的時間段,校內基本上都是這麼靜悄悄地。
“為什麼做不到?”
“我不想找託詞。那我就直接說了吧。”對yu。我本該就知無不言的,既然她把話說得這麼明白,我也就無需那麼顧忌重重地,“我是今天上午忽然覺得。與其現在這樣玩又玩不好。學又學不進得死耗著,不如先全身心投入的玩一段時間。用暫時的放縱換回長久的奮發向上,也許會更好一些。你不是也說我不快樂嗎?是啊。我是不快樂。其實真好好想想,並不是真地因為四級的事兒,也不是因為周圍人的目光。只是因為這種狀態真得很折磨人。放又放不下,一些東西,心裡總牽掛著,自然本應投入進去學習的,也就投入不進去了。”
“嗯,那好吧,就依你。我無條件支援你這麼做。如果只有這樣,你才能開心的話,那你就這麼做吧。”
“嗯,我決定了。”
“我能幫上忙嗎?我不想只做個局外人。你知道嗎?其實我一直都想知道你的情況,只是你總是神神秘秘的,也不告訴我,我也不好意思去問。”
“我哪有神秘了?你問什麼不好意思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