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7部分

高一點點,當然,有時我是裝笨,這叫大智若愚。我樂得做個傻子。

她主動說“你老婆”,其實是為了提醒我,別跟她說這些無聊的廢話了,她連我“老婆”還都不是,跟她說沒意義。既然她主動提到我老婆,在這個還沒有老婆名分的老婆面前,我不知好歹老老實實的說:“老婆不理我了,只能對你說。”

“笨蛋,不理你。”果然如意料的那樣,把她惹氣。

我繼續冷言冷語:“別不理了。再不理,以後想理也沒機會了。”

“這話說得。以後怎麼沒機會?別告訴我你要下地獄了,這一套對我不管用。”

“不是陰陽兩隔,但也差不多了。”

“此話怎講?”

“以後我不會再上網了。”

“你?可能嗎?打死我也不信。”

“信不信由你,不過肯定會這樣,到時候你自然就相信了。”

“真地?那恭喜官人你浪子回頭金不換啦!好事一樁啊。”

“說得好象你還很高興?”

“當然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官人能擯棄惡習,一心向善,妾自然是高興地!”

雖然明知雪妃是在玩笑嬉鬧,嘲諷的口吻更多一些,然而見她如此說話,還是感覺心滿意足,志得意滿,一種飄飄然地感覺。

因而問道:“暈倒,不知我這叫不叫坐享齊人之福?”

“又亂用成語啦。”

“有什麼不對的嗎?”

“你以為齊人之福什麼意思?出自什麼典故/?”

“這個我不清楚。大概是男人享盡妻妾成群地樂趣吧。不對嗎?”

“當然不對。簡直謬以千里。”

“那本意是什麼?”

“自己不會去查?”

“不查,手頭沒有成語辭典。再說,你就是我的活辭典,何用去查?”

“哦,原來我還身兼數職啊。”

“那是,你就是我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快說吧,什麼意思?”

“典故出自《孟子》,本意是諷刺男人出外乞討酒食,巴結權貴,回家還要在妻妾面前顯擺,惹得妻妾在背後以為羞恥而相泣。為君子所不齒。”

“呵,那秦漢以降的所有享盡其人之福的文人雅士就都是這類君子所不齒的貨色了。學的文武藝,售予帝王家,在利出一孔的**社會里,哪個文人不是在帝王和權貴面前搖尾乞憐地哈巴兒狗呢?”

“哎。雖然大該能懂你的意思,還是不明白,你的成語運用真是太頻繁了。你就不怕用錯?”

“錯怕什麼?怎麼錯了?再說。成語不用錯,就不叫成語了。”

“我問你,利出一孔是什麼意思?”

“這個是古代政治思想課裡地一個詞,春秋時期管仲提出來的,本意是指給予利祿賞只有一條途徑,那是從事耕戰。後來被皇朝統治者發揚光大,大意是指,在一個國家。所有利益的佔有和支配的源頭只能有一個。那就是朝廷,只有這樣,這個國家才能無敵於天下。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制度設計,秦始皇才能統一天下。中國兩千年的大帝國才能維繫。你想啊,在一個那麼龐大的社會里,所有資源都只屬於皇帝一個人,其他人,尤其是徒有思想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要想好好的活著,還不得苟延偷生地為帝王賣命?不是所有文人都願意向陶淵明那樣依靠自己地雙手耕種自養的。而且像陶淵明那樣。肯定也就沒什麼齊人之福好享了……”

聽了我的闡述,雪妃回到:“利出一孔的意思我明白了。不過齊人之福你還是理解錯了。”

“無所謂了,錯就錯了吧。本來這些成語用了那麼久。大都跟本意相去甚遠了。何必那麼認真呢。”我大大咧咧地道。

“不是這樣的,別的成語這麼說到無所謂,關鍵是這個齊人之福你不能弄錯。”

“為什麼不能弄錯?”

“你弄錯了,就真得跟你的本意背道而馳了。你要是知道本意,你大概就不願再作那個齊人了。”

“我不管本意是什麼,我就是要享享齊人之福,親愛的,你就答應我吧。”我不願糾纏於她所一再強調的“本意”,而是提出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心意。忽然想起朵朵曾說過地,“她肯定不會答應”地話,當時是剛剛跟朵朵“確立關係”,我還只是試探性的開玩笑,朵朵卻滿口斬釘截鐵。現在好奇心一下子也就上來,我想弄清楚,到底是我跟雪妃親近些,還是朵朵跟她更瞭解。

雪妃立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