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璋組成了一支三萬人的隊伍。這支隊伍精幹、能戰,再加上他的二十四名親信骨幹,最終威震天下。

朱元璋帶領這支三萬人的隊伍南下攻下了滁州,他修城固守,建立了自己的地盤,已經頗有勢力了。不到一個月,彭早住、趙君用派人來,要求朱元璋領兵去把守盱眙。但此時的朱元璋已經不是彼時的朱元璋了,他認為彭、趙二人蠢暴,沒有大志,不能與他們共事,因而拒絕前往。果然後來二人互相殘殺,彭早住被殺死,趙君用控制了大權,更為狠戾。

但令他放不下心的是郭子興。郭子興是他的恩人,此時正陷入孤立之中。朱元璋派人前去勸說趙君用,說當今海內混亂,正是收攬英雄之時,當初您受到元軍的逼迫,來濠州投到了郭公的門下,說好了要共同抗擊元軍,郭公對你開門延納,推誠相待,不僅不懷疑你,還甘心居於您之下。郭公對您的恩德也算夠大的了,可是,您卻不思回報,反而聽信讒言要對他下手。這不是自剪羽翼嗎?您這樣做,會使您失去人心。這時朱元璋畢竟也有自己的勢力了,因此對趙君用也發出了威脅:即使郭子興好對付,他的部下也不好對付,您不如善待郭公。否則,唇亡齒寒,您也不會有好下場。

趙君用知道朱元璋已經有了相當的實力,而且已經佔領了滁州,因此對他的話也不能不掂量。朱元璋又派人給趙君用身邊的人送禮疏通關係,趙君用也就不再為難郭子興。

不久,郭子興帶領自己的一萬人進入滁州。他看到朱元璋的三萬軍隊,軍容整肅,紀律嚴明,大為高興。但沒過多久,他就對朱元璋起了疑心。這個原來投奔我的小和尚,現在勢力超過了我,豈不是很危險嗎?再加上有人挑撥,於是,郭子興把朱元璋手下的骨幹一個個調開,想要架空他。同時,重要的任務再也不派給朱元璋。但是,朱元璋不但沒有怨言,反而對郭子興越來越恭敬,作戰仍然很勇敢。同時,朱元璋的妻子馬氏,也利用她和郭子興妻子張氏的關係從中調和,使郭子興漸漸放棄了對朱元璋的戒心。

朱元璋加強了滁州的防守,用各種方法贏得民心,漸漸站住了腳跟。朱元璋四處闖蕩,一刻也沒有忘記他失散的親人。這時他有了些地位,更是“思親詢舊”,設法打探親人的下落,輾轉探尋,得到了二姐的訊息,但她已經死了。至正十四年(1354年),朱元璋的姐夫李貞帶著兒子保兒來投奔。朱元璋的二嫂也找到了,她也帶著兒女來投靠。朱元璋的二哥已經死了好幾年,只留下寡嫂。“一時聚會如再生,牽衣訴昔以難當”。當年天災人禍,生離死別,如今親人相聚,恍如隔世,回想起當年的艱苦和死去的親人,悲痛難以言表。

朱元璋在外執掌兵權,在內有親屬家眷。朱家開始振興了。

←虹←橋書←吧←。

第21節:第六講 猛將鐵軍,都是他帶出來的(1)

第六講 猛將鐵軍,都是他帶出來的

在亂世當中,倡議者振臂一呼,四方群起響應。俗話說,豎起招兵旗,自有吃糧人。投軍來的人大多是為飽腹而來,因此被稱為亂民,或者烏合之眾。那些佔據山林的草莽英雄,也不過帶領部眾幹一些打家劫舍的勾當。如何讓這些草頭王和亂民走上正路,成就大業,還需要費一番工夫。朱元璋自己需要轉變,更需要帶領大家一起轉變。他需要培養出一批猛將,需要帶出一支鐵軍,才能橫行天下,成就大業。而如果沒有鐵的手段,一切都會落空。

眾星拱月,名將如雲

在長期的戰鬥中,在朱元璋身邊成長起了一批傑出的將領。不少就出自他最早帶出來的那二十四個人。

徐達,字天德,濠州人,出身世代農民之家。徐達是個大高個,高顴骨,剛毅勇武,從小就心懷大志。朱元璋在郭子興手下當部將時,徐達就跟隨了他,兩人的關係十分融洽。後來朱元璋帶二十四個人南下定遠,徐達就是其中之一。在跟隨朱元璋在滁州間打敗元軍後,徐達被郭子興任命為鎮撫。這是他擔任的第一個官職。郭子興和孫德崖之間鬧矛盾,郭子興扣押了孫德崖,孫德崖的部下也扣押了郭子興的親信朱元璋。徐達仗義,挺身而出,願意以自己代替朱元璋。朱元璋因此被放還。雖然後來徐達沒受到什麼傷害,但從此與朱元璋結下了生死之誼。徐達勇猛善戰,成為朱元璋得力的大將,跟隨朱元璋渡江,攻克採石,奪取太平,與常遇春併為先鋒。後來,又跟隨朱元璋攻破元軍陳埜先部,分兵奪取溧陽溧水,攻克江南重鎮集慶。

徐達“言簡慮精”,說話少,想得深刻。領導軍隊,“令不二出”,凡下令只說一次,威嚴凜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