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臉丟了人還不落好呢。與其這樣,不如緩一緩,如果王妃跟王爺之間真的有問題,瞞得了一時還能瞞得了一世?想到這裡就口氣和緩的勸了兩句,出頭鳥可不好當。
聽了唐媽媽的勸,衛側妃那顆蠢蠢欲動的心又不得不壓了下來,冷笑一聲說道:“新人進府,王爺會不會來呢?”
“王爺來最好,這樣就能知道跟王妃之間是不是有問題了。”
“這倒也是,讓人好好地看著。”衛側妃這才有了點笑容,想了想問道:“楊側妃那裡有什麼動靜沒有?”
“那是個沉得住氣的,能有什麼動靜,側妃您也要沉得住氣才是。”唐媽媽趁機又勸了兩句,就怕衛側妃又莽撞行事。上回的事情她現在想想都覺得心驚肉跳的,雖然說王爺那邊沒看出什麼來,但是那晚宵禁的事情只要想查還是能查出來的。
再加上最近流言的事情……唐媽媽也覺得王妃的命真是好,出身好,王爺對她也好,什麼事情都是順心順意的。可是她順心了,別人就要不順心了,做正妻的怎麼能把王爺栓的那麼緊,也不怕落個善妒的名聲傳出去。
衛側妃揉揉額頭,花信之年已經因為王妃未嫁硬生生的被拖了三年才入府,可是入了府又能如何?現在還不是孤零零一個,她做側妃又不是自己願意的,皇上指的婚事誰還敢抗旨。可是憑什麼她就要落得獨守空閨的下場?
她自然是不甘心的。
“我也想沉得住氣,可是媽媽,我已經白白的虛耗了三年的時光,年歲痴長,花顏漸老,人生有幾個三年。可是王府裡日後新人會越來越多,就是王妃年歲也比我小,我哪裡等得起,耗得起……”
唐媽媽一時無言,誰還不知道這個,可是能有什麼辦法呢。
誰讓王妃命好。
此時不遠處的楊側妃卻是正笑容滿面的跟新進府的於水蘭吃著徽瑜賞的席面,還笑盈盈的跟於水蘭講著府裡的規矩跟一些日常的事情。於水蘭坐在下首,心裡一直是惴惴不安,縱然楊側妃神態和藹,態度可親,她也不敢過於的親近,連王妃的面都沒見到呢,她可不敢輕易地就跟楊側妃站成一條線。因此不管楊側妃說什麼,她都點頭應是,小心翼翼的附和著,一句多餘的話也不說。
楊側妃似是沒看到於水蘭的小心思一般,笑著說道:“妹妹也彆著急,明兒個許是就能見到王妃了。今兒個是妹妹進府的好日子,我也不攔著你了,趕緊回去準備準備吧,說不定王爺會過來呢。”
於水蘭的臉一紅,忙站起身來,“多謝側妃提醒,婢妾告退了。”
看著於水蘭的背影,楊側妃面上的笑容這才漸漸地淡了,王爺?呵呵,會來才怪!
豐媽媽讓丫頭們把席面撤下去都賞了她們吃,自己則服侍著側妃進了裡間歇息,忍不住說道:“側妃何必對著一個新進門的侍妾這般的和顏悅色,沒得長了這些小蹄子的心氣。就該讓她們知道知道規矩,您這般心善,我瞧著那於水蘭未必能領情。”
豐媽媽又不是傻的,一頓飯就看得出那於水蘭可不是個好糊弄的,側妃對她幾次都表示了善意,可人家愣是不緩不慢的給轉開了。有這樣心機的人,放在眼皮子底下也是讓人心煩。
“我又不指著她們領我的情,不過是順手幫一把,現在結個現成的人情,說不定以後還能得了因果,誰知道呢。”楊側妃看著豐媽媽笑,“得了,我都知道,媽媽著急也是為了我好,可是王爺的事情誰又能做主了。”就算是看的出王爺跟王妃之間有些不對勁,可是王爺寧可在書房待著也沒來她跟衛側妃這裡,還有什麼想不明白的。
只是,明白歸明白,到底是意難平!
正院早早的就滅了燈,徽瑜半睡半醒之間似是又回到了以前,看著外祖母對著她笑,握著她的手交給她寫字,因為寫字不用心還被打過手心,是真正的戒尺打手心,疼得厲害,疼到了骨子裡,從那以後,她就不敢不用心,不敢偷懶了。
“做事情就要一心一意,縱然明知道做不好,可是不盡心就是你的不對。”
“行事莫被名利糊了眼,你站得高,得到的就多,可是同樣的你付出的就要多,不勞而獲童話中也是沒有的。”
“你自己都不能端正態度,你還指著別人尊重你?”
“傻姑娘,整日為名利奔波,你覺得值得嗎?”
“人心最難求,真心最可貴,可是隔著一層血肉,你是分不清楚這心是真是假的。所以要讓別人對你好,你得先對別人好。”
徽瑜猛地坐起身來,貼身的裡衣都被溼透了。外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