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遵守,但私下抱怨幾句還是情有可原的。
可偏偏就在他抱怨完沒幾天,送蔡琰的隊伍才離開,呼廚泉那裡就得了密報,說自己侄子左賢王劉豹因蔡琰一事,對自己心生不滿,有了二心,正在私下聯絡各部,想要密謀造反。呼廚泉開始還是不信這個的,但他的心腹大臣英宰卻在一旁隱隱提醒他:單于,您的單于之位可是來自於左賢王的父親。彼時左賢王年幼,又避禍漢庭,於夫羅單于身死,您繼承此位,自然無可厚非。可是現在,左賢王殿下長大了,他已然有能力掌管匈奴各部了。而您覺得看著您這位叔叔待在原本屬於他的位置上,他心裡會好受嗎?
呼廚泉心裡打了個鼓,有些驚疑不定地說:“我死之後,這單于位一樣是他的。他用不著這樣。”
英宰挑著眉不以為然:“單于別忘了,您也有兒子呀。說句大不敬的話,您將來魂歸天外的時候,您真能把單于之位傳給侄子而不是自己兒子?”
呼廚泉,心裡“咯噔”了一下。腦子有些發亂的揮揮手,把英宰遣退,自己一個人在帳中來回踱步,到底還是沒下定決心要不要提前掐滅篡位隱患。
正當呼廚泉這裡糾結時,與劉豹還算交好的欒提烏利卻得到了英宰向單于進獻“讒言”的事。烏利本著讓劉豹多條心眼的打算,隱隱約約透露了絲英宰向呼廚泉表達意思的中心。本意只要劉豹自保,卻不想劉豹卻真的聽在了心裡。左賢王殿下琢磨來琢磨去,最後還是覺得英宰這老東西雖然可恨,但他分析的卻也有一番道理。單于要是將來為了傳位給兒子,提前把我這侄子給清除掉怎麼辦?我是不是該先下手為強?
於是嫌隙就這麼生出。劉豹開始聯絡匈奴各部,秘密部署圖謀之事。而呼廚泉在開始還對密報驚疑不定,難下決心。等到下屬再報劉豹有謀反心,並且把謀反聯絡證據拿出事,呼廚泉不得不痛下殺手,著令:起兵平叛。劉豹被逼不過,不得不提前舉事,匈奴內亂,有是開始。
不過在匈奴呼廚泉還疑神疑鬼猶豫不決的時候,許都蔡嫵又要面臨一次分別了:袁紹集合大軍南下回攻,來勢洶洶,兵鋒已近黎陽。眼看就又要打到許都北部防線,再次威脅天子居所。
曹操得信後下令:齊整兵馬,北上黎陽,於袁紹對峙倉亭。
196、先斬後奏甥舅同
建安六年春節是蔡嫵和許都很多女人一樣過的最難熬的一個春節。
在建安五年的初冬,曹操就帶人北上與袁紹會戰。這一走三五個月過去,戰事還在膠著中。蔡嫵作為一個只是有些小聰明的普通女子,實在是看不太明白:袁紹官渡之戰以後,怎麼沒有一敗塗地,反而還有餘力再戰呢?好好在冀州帶著休養生息不好嗎?幹嘛非得火急火燎,讓人連年都不過踏實就要打仗呢?
當然有這些類似想法的不止蔡嫵一個。許都裡不少的夫人都是在揣摩這想法著跟自己老公吹枕頭風:就不能建議曹公先等兩個月?反正,袁紹被傷了根骨,一時半會兒也打不到許都,就不能先派人去讓陳留那邊防守著,等過年後再開戰?
當然不能過年以後再戰!按照郭嘉的意思,袁本初這就是給主公送大禮來了,主公若是不接,豈不顯得有失風度?
那會兒主和派一個個看傻瓜一樣看著郭嘉:什麼大禮?他們就看到袁紹要打陳留了。活那麼大,聽說過成親受禮,祝壽受禮,還從來沒聽說過打仗受禮的!這奉孝不是被袁紹的兵馬嚇糊塗了吧,竟說胡話?
郭嘉霍然起身,鋪陳了地圖指著陳留處斷然說道:“袁紹襲陳留不過是掩人耳目,他真正的目的還是許都!佯攻陳留,繞道黎陽,直取許都!”
“然袁紹於官渡之後已失去絕對優勢。早不足為懼。”
“此次前來,主公若主動北上,與之決戰,必然勝之。”
“袁紹之後,膝下諸子各自有依,互相不睦。主公若趁此良機北伐,則可完據冀州。冀州,賢良志士所聚之所,人傑輩出不遜汝、潁。如此大禮,主公若是不收,豈不是拂了袁本初的好意?”
曹操聽完立馬就拍板決定:率軍北上,與陳留曹仁回合,決戰袁紹!
蔡嫵得知要北上打袁紹的時候並沒有多少意外。這麼多年過去,她早就能鍛煉出對戰爭的敏銳度了。雖然與戰略部署上她還只是個紙上談兵的假把式,但是就她對郭嘉的瞭解上還是能猜出:只要戰事將起,她老公絕對是第一個忙碌地不著家的人。對於這個工作狂的人,蔡嫵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像之前無數次一樣,在許都都焦頭爛額地準備北上戰事的時,默默地給郭嘉收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