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部分

手鐲鐲子或簪子回去。

第二名第三名各一頭驢子衣裳鐲子或簪子。

第四第五第六則是耙犁鋤頭鐮刀等物外加一套衣裳。

第七到第十是簸箕籮筐扁擔草鞋之類的,同樣各有一套衣裳。

雖然後面排名的人看著耕牛驢子眼熱,可大家同吃同住交流種地經驗這麼大半個月,也知道自己稍遜於人,自是下定決心下回一定要超過對方。

這些人各自拿著獎勵回了自己的村子,回到村裡自是被鄉親們簇擁歡迎,調侃玩笑自是一番熱鬧。

等縣衙終於清閒下來了,向南又將整理成冊的耕地指導手冊衙役們上門交給鄉長,讓他們每個村都發一本,力求讓大家都好好學習一番。

這一本冊子裡,有人發現堆積在水裡的淤泥翻上來埋進泥巴里能讓當年的莊稼漲勢更好,向南引導對方思索淤泥到底包含了什麼東西。

於是一再引導思索,成就了“發酵綠化肥”,這也算是大業朝第一份經過簡單加工而成的“農業肥”了。

另外有人因為這個聯想到了蓋了一個冬天的茅坑肥,除了有股刺鼻讓人暈眩的“毒氣”,經過長時間渥爛也就是“發酵”過後的人畜肥更讓莊稼“吃得快”長得好。

於是“發酵”這一方式將被推廣,廣泛運用到肥的加工,被大家稱之為“渥肥”。

第二個成果就是種植間距。

有一個人,當年他留的種子因為意外壞了一大半,臨時又借不到種子,家裡又沒錢買,沒辦法,這人只能忍痛含淚將種子種得更稀疏,結果沒想到當年居然漲勢很好。

第二年這人種子留夠了,結果種出來的莊稼卻再沒有前一年那麼好了,所以他懷疑莊稼種稀疏一點能讓每一株莊稼佔的泥土更多吃到的“肥”也就更多。

不過因為家人反對,這人也沒那本錢去再用自己家裡的地實驗一番證明這個想法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