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了趙文睿的幫助。
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張家軍顯然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期,如今除非張守國想要跟明城這邊硬碰硬,否則的話再難自立。
若是張城防身體健全,以他不甘人下的衝動性格,說不定還能慫恿親哥哥背叛,但問題是現在他斷了手臂,不得不退居二線,就算還能生活自理不是殘廢,也沒有了當年的榮光。
張城防一腔仇恨都噴到了匈奴頭上,反倒是對自家張家軍屈居人下的事實視而不見,畢竟對許多人而言,張家軍原本也就是大周的一個軍營罷了。
張家軍上上下下都接受了這個事實,偶爾也就是張守國內心鬱悶一下,但形勢比人強,再看趙文睿如日中天的樣子,不得不接受了這個事實。
更讓他覺得糟心的是,趙文睿喜好提拔人才,就像是秦春沛,當年表現的亮眼之後,這傢伙就明搶暗偷的把人弄走了!
眼看著秦春沛越來越出色,卻不再是自己的人了,張守國是說不出的憋屈。
當然,他並不是最憋屈的人,不明不白死在路上的顧明遠,回到明城之後繼續被軟禁,除了腦袋之外其餘部位都不能動了的墜馬四皇子,恐怕才是最憋屈的。
匈奴的危機早就褪去,如今他們要面臨的是大周內部的戰亂。
這幾年京城那邊的訊息源源不斷的傳來,鎮國將軍手握重兵,最後還是取得了勝利,當年的大周皇室再一次被屠戮,這一次不僅僅是當年的直系血脈,就連旁支都被殺的一乾二淨。
只是公文都能看見那裡頭的血流成河,可以想象大周皇室也是倒了血黴,這才遇到了這麼一位心狠手辣的鎮國將軍。
這位李將軍一不做二不休,索性連女兒也不管了,直接登基為帝,將最後的遮羞布也扯了下來,甚至改了大周為大李!
鎮國將軍這一步卻是臭棋,原本那位傀儡皇帝還在的時候,各地還能裝聾作啞,但他直接登基為帝還改了國號,下發命令迫使各地遵從,這可就捅了馬蜂窩。
不管是真的忠君,還是有自己的小心思,各地的勤王軍隊從未停止過,其中最為可怕的兩大勢力,一個就是明城所在的四皇子,他們不但人多勢眾,還有四皇子這個旗杆在。
而另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卻是位於北部的鎮北軍,只是匈奴人不是好惹的,鎮北軍的首領不敢貿貿然帶著大部隊人馬離開,反倒是比明城差了一籌。
除去這兩幫人馬之外,各地揭竿而起的旗幟可不少,鎮國將軍光是鎮壓各地的判斷就花費了無數的功夫,只能眼睜睜看著明城一地修生養息!
如今看似三國鼎立,但誰都知道自家事兒,明城人多勢眾還有四皇子,鎮北將軍放不下自己鎮守了大半年的邊疆,並且隱隱約約與明城有所聯絡。
而看似佔據了京城要地的鎮國將軍,其實卻捉襟見肘,這些年損害的人馬不少,耗費的糧餉更多,偏偏還不得人心。他們都知道,遲早雙方都要迎來一場大戰!
秦春沛正為這場大戰準備著,隨著他地位的蒸蒸日上,秦家在蒙山村的地位也與眾不同起來,秦春沛倒是有想過讓家人搬到城內,一來是更加安全,二來也可以享享清福。
但秦家人卻並不習慣,再來也不想耽誤孩子給孩子添麻煩,於是還是在蒙山紮根下來。
要說起來,在三年前外族入侵的時候,蒙山還打過一場勝仗。
一小撮匈奴人翻山越嶺的從蒙山入侵,誰知道人還沒下山呢,就被當地人發現了,蒙山村的男人們可不是好熱的,他們雖然沒有武器,卻靠著鋤頭鐵耙殺死了入侵者。
這樣的民間戰備力量,讓秦春沛都忍不住放心了一些,再加上他大姐嫁給了羌仲明,如今已經生下兩個兒子,要是搬家的話,羌家總不可能一起走的。
於是乎秦春沛就預設了家人留在蒙山村的事實,隨著軍中越來越忙,他通常幾個月才能回家一趟,也幸虧還有羌仲明在,他在這幾年也混了個不高不低的官職,倒是沒有秦春沛這麼忙碌,偶爾還能幫著傳信。
好容易回家一趟,秦春沛原以為自己能享受幾日,結果回到家中就開始面臨一家老小的催婚!是的,催婚,如今已經十七歲高領的秦春沛,在家中父母眼中已經可以娶妻生子了。
他現在雖然官職高了,但看在家人的眼中,當兵那就是危險的話,蒙山村出去的那幾個人裡頭,可是有直接死在了戰場上的。
不管是為了兒子未來的興奮,還是為了秦家傳宗接代,老鄭氏帶著王氏開始盤點附近的大小姑娘,恨不得今天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