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趙傑手上,道:“領導,孝敬你的,你和為哥一人一個。”

趙傑端詳著手裡的物件,整體用青銅鑄成,全長約7厘米多,重量在30克左右。物件的頭部如鑰匙環柄形狀;上面有一個大的方孔,方孔上下各有凹進去的部分,裡面鑲嵌了“一刀”兩個字,鑲嵌的材質明顯是黃金,物件身上還有三字趙傑卻不認得了,把手裡的東西交給沈為,趙傑問道,這是古錢吧?上面是什麼字?

陳勇先前就把東西給沈為看過,沈為不接趙傑手上的物件,笑著道傑哥,這回陳勇交給你可真是有價值的東西。這個古錢叫一刀平五千,俗稱金錯刀。是西漢末年王莽時期發行的錢幣。其形狀不同於秦以後通行的方孔圓錢,而是形如現代的門鑰匙,分為刀環和刀身兩部分。刀環部分像一個大的方孔圓錢,上面有凹進去的“一刀”兩個字,並在凹進去的部分用錯金工藝鑲嵌了黃金,刀身模鑄陽文“平五千”三字。這也是我國曆史上惟一使用錯金工藝製成的錢幣。“一刀平五千”不僅造型奇特,而且錢文也是一件難得的書法作品。錢文所用書體為“懸針篆”,筆劃細挺流暢,佈局勻稱,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專權,公元五年自稱攝皇帝,公元九年篡漢自立為帝,國號“新”。王莽在位十多年時間中,進行了四次貨幣改制。“一刀平五千”是居攝二年也就是公元七年王莽還是“假皇帝”的時候,進行第一次幣值改革的產物。據史書記載:“更造幣:錯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錢,一直五十,與五銖錢並行。”在當時在西漢所通用的“五銖錢”基礎上,新發行了三種大面額的銅錢,分別是“大泉五十”、“契刀五百”和“一刀平五千”。

在增造新幣的同時,王莽還下令將黃金收歸國有,私人不得收藏黃金,政府用兩把“一刀平五千”兌換民間一斤黃金。漢代一斤約為現在的250克。按現在黃金價每克八十元算,發行每把“一刀平五千”,王莽掠奪的金錢竟高達一萬元人民幣!

“一刀平五千”的意思是指一枚刀形幣,值五千枚五銖錢。王莽初期1枚五銖錢摺合0。24元,那麼,一枚“一刀平五千”錯金錢的法定面值至少是現在的一千二百元人民幣。這種大額錢幣,是靠政治強力推行的一種虛價大錢。王莽不懂財政金融學,不瞭解貨幣發行流通的規律,而且,他借幣制改革,公開掠奪社會財富,既為廣大平民百姓所痛恨,也遭到了官僚地主集團的反對,最終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一刀平五千”錯金錢流通了短短兩年多就被廢止了。到公元九年第二次幣制改革時,就把含有“金、刀”字樣的“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和五銖都廢除了,專用“大泉五十”,另鑄“小泉直一”。這倒不是王莽大發慈悲,虛心聽取老百姓的呼聲,而是因為他奪取劉家天下而心裡發虛。當時官方給出的理由是:漢朝皇帝姓劉,而繁體字的“劉”寫作“劉”,是由“卯、金、刀”三字組成,既然上天已“廢劉而興王”,那麼貨幣上帶有這三個字痕跡的,必須統統抹掉。“五銖”含有“金”字,兩種刀幣都含有“刀”字,所以一併取消。就連“錢”字也要改稱“泉”。這種可笑的舉措沒有挽救他的失敗。公元二十三年,王莽被攻進長安的起義軍殺死。公元二十五年,姓“劉”的劉秀奪取了天下,建立了東漢。

黃金在古代就很貴重,錯金,也就具有高貴、富有、華美的象徵。古代在銅器上、印紐上、鏡子上,甚至在旗杆上都曾有錯金紋飾出現。王莽把黃金錯在錢幣上,是一種獨特的創舉。這種“金錯刀”形狀奇異,被泉家譽為“錢絕”。古代文人雅士也為金錯刀留下了許多讚美之詞。最早的要算東漢傑出的文學家、科學家、思想家張衡,他在《四愁詩》中寫道:“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留下了“金錯囊徒罄,銀壺酒易賒”的詩句。”唐代傑出的散文家韓愈也寫有“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的詩句。“一刀平五千”錯金錢由於鑄造精美,流通時間短,存世量稀少,所以頗得錢幣收藏者的珍愛,市場價格一路攀升,中等品相的也要值數萬元。有意思的是,王莽發行時想換取黃金落得怨聲載道,在今天的錢幣市場上卻備受追捧。

陳勇拿回來的兩枚金錯刀肯定是從P城那邊的漢代古墓裡找到的,王學已經做了鑑定,兩枚都是百分之百的真品,而且儲存完好,是上品中的上品。

“一刀平五千。好名字,好兆頭。”趙傑是一刀在手,掃平敵人五千的想法。把手上兩枚金錯刀遞了一把給沈為,“我們兩兄弟各人一把,都隨身帶著,真遇上事情說不上話,就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