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笑間,也不自覺透出一副“天下捨我其誰”的帝王派頭,眉宇間有幾分得意之氣。
一曲舞畢,眾人得了空隙,則不約而同舉杯,慶賀曹家喬遷之喜。眾人剛飲完這杯酒,便聽得外面有人高聲傳道:“甄氏到!”
這一聲,頓時將所有人的視線都引到了大廳的入口。
宓兒緩緩走進大廳,春香亦跟在身後。她能夠感覺到眾人的視線都落在了她的臉上,她不似往日般低下頭,反倒抬起頭,一一應向那些向她投來的目光。顧盼之間,一雙鳳目光華波動,流轉熠熠,嫵媚至極。
她走得很慢,慢到足夠看清眾人臉上各異的表情。宓兒臉上是無可挑剔、端莊無比的微笑,心裡卻在暗暗關注每一個人的神情。若論權勢,眼前的這群人都在曹操之下,但當中也不乏當世名流貴胄、地方豪強、文人雅士。若是日後能結交一些,對她和羽兒,都是無往而不利的。
驀地,宓兒的眼對上了一雙幽幽的眸子,不似她之前所見。那黑黑的雙目似一汪深不見底的潭,閃著幾分睿智的光。他看著宓兒的目光裡帶著一絲審視,幾分打量,卻沒有一絲驚豔,只有冷眼旁觀的深沉,和來不及隱藏的桀驁不馴。
四目交接的一剎那,那人趕緊將頭低了下去,再次抬起時,臉上則是一派謙遜有禮,眼神也不似剛剛的肆意張狂,而是謹小慎微。
此人是誰?頃刻之間,便能變換出兩種面孔,必然不是這池中之物!
宓兒心中有些疑惑,目光卻並未在他身上多做停留,轉而飄到其他人身上去了。
高臺之上,曹操、曹丕、曹植三人皆對宓兒目不轉睛。曹操唇角掛著一抹勝利的微笑,他心知,宓兒,終究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的。伴隨著曹植的驚,曹丕的喜,丹雪、郭嬛、崔罘各異的臉色,在宓兒看來,用“精彩”二字來形容是再恰當不過了。宓兒毫無畏懼地迎上幾人的視線,一步步向曹丕走去,走向曹丕身旁那個空懸的位子。
宓兒坐下後,曹丕幾乎是立刻的,握住了她的手,用喜悅卻有絲歉意的目光望向宓兒。出乎他意料的是,掌心中纖纖素手竟輕輕地回握了一下。曹丕心頭一喜,握緊宓兒的手便沒有鬆開。
二人的小動作盡落入在場眾人之眼,眾人不解其中內情,只當是他們夫婦二人恩愛無比。
“咳咳!”曹操假意咳了兩聲,並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成功地吸引眾人的注意力。既然,該來的人已經來了,也是時候說了。
“各位!曹某今日請大家前來,除了慶賀我曹家喬遷之喜外,還有一件大喜事。”頓了頓,曹操朗聲道,
“我曹家尋回了失散多年的長媳和長孫!”
羽兒正身
此話一出,最吃驚的人莫過於曹丕!長媳,自然是指的宓兒。可是這長孫,哪裡來的?而與此同時,一旁的曹植臉色在瞬間變得毫無血色,眼睛也看向宓兒。
宓兒臉色未變,依舊鎮定自若,卻是看也不看曹植。曹植見此,臉色更是難看。
曹操的視線落向一旁,正是下人帶著羽兒走了上來。宓兒見了兒子,見到她朝思暮想的小人兒,真恨不得立刻衝上前去將羽兒攬過來,摟在懷中。可理智告訴她不能這樣做,她只能用自己的目光關懷頻頻地注視羽兒。
下人將羽兒帶至曹操身邊,今日的羽兒和平日裡有些許不同,他褪去平日穿的普通衣裳,穿上了曹操為他準備的華美錦衣,頭上戴著紫玉金冠,腰間繫了一條金色腰帶,不僅如此,腰帶上還懸垂著一塊通身雪白、晶瑩剔透的玉,儼然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天之驕子模樣。得天獨厚的絕世容貌雖遺傳自父母,但比起父母,卻還猶勝幾分,小小年紀就已經炫目到讓人驚奇的程度。
曹操笑容滿面,一手將羽兒抱至自己寬大的座位上,和自己並排而坐,足見對羽兒的喜愛,接著開口向眾人道:“此乃我曹氏長孫,是子桓和宓兒所出,我前日才為他起名為——曹叡。”
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宓兒心一驚!曹叡?魏明帝?
臺下眾人卻已齊齊舉杯,齊聲賀道:“恭喜丞相,賀喜丞相!”
羽兒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臉上並未見慌亂,舉止也盡顯大家之氣,想來是經過曹操調教了的。
曹操滿意地笑笑,向身旁的人比了一個手勢,管竹之聲再度響起,眾人也言笑晏晏。
宴席間,不停地有人單獨上前,向曹操敬酒,說些溢美之辭。宓兒聽得無聊至極,又無辦法去親近羽兒,無意轉頭一看,曹丕漆黑的雙目正緊緊鎖住自己,劍眉擰起,他靠近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