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漸漸地;趙令遊領著的這一幫人有氣候了;從最開始的百來人,到了接近三百人。受他們的啟發,原本分散的流民開始聚集起來,慢慢地,流民大潮裡面無數團體開始形成。

這樣一來,流民們能夠得手的次數也明顯多了。

對於這種流民開始有意識聚合的現象;官家頭痛起來。

這時候,一個權貴家裡的家丁――還是那個背誦出“北國風光,千里冰封”的公府千金家。這家的家丁偷偷裝成流民;跟到了城外流民聚居的地方;加入了趙令遊領著的那個團體。

雖然他因為氣色太好,立刻被趙令遊發現,並趕了出去;但是城裡的官家;也隱隱聽說了流民裡有這麼一路角色。

趙令遊早在人數超過兩百時,就當機立斷地提出要走,帶著願意跟他走的人,遠走,找地方紮根。

許多人不願意離開鄉土。但一邊又思量著做了這些事,怕官家事後算賬,因此連日猶豫。

一個團體過了三百人,就不是根基尚淺的趙令遊一個人的一場話就能打動。

這一拖,變數就來了。

一場雨來了。

就在這場雨後,大旱似乎就有結束的跡象。大雨過後,城門外又貼出了一張告示,幾個多多索索的小吏在甲冑士的保衛下宣唸了幾遍:“春雨已至,朝廷勸稞農桑,決定既往不咎。朝廷減免稅負,聽任歸田;各族減免地租,佃戶不撤。若有荒田,則歸首耕者所有,允登記田冊。”

為了取信於民,不但連日防備在城門的甲冑士都撤走了,連那些權貴讀貼了一張張告鄉民書,讓人宣讀了一遍又一遍。

於是跟著他的那些老鄉,轉眼變了口。

“俺、俺家在附近還有地……”一個比較老實巴交的農民這樣說。

一個原來的無賴子則是眼咕嚕亂轉:“離了這裡,弟兄們還能管幾百號人?”

還有人說:“官府說不追究了。最近從老爺們那弄到的東西夠多了,如果節省點,夠我們衣食無憂的過幾年了……”

一個有點頭腦的老農責搓著手說:“小趙,官府說,若首耕荒田,就能歸為我等所有……”

中國農民對土地的眷戀,以及對小富即安的滿足與短視,又一次令眾多還沒成氣候的小團體土崩瓦解。

趙令遊靠著樹,神色一半隱在樹蔭下。他丹鳳眼冷飄一眼,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