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仙侍們面面相覷,仰頭看著如在雲霧中的丹頂,以及那一級級彷彿望不到邊兒的臺階,只得認命的繼續往上攀爬。
***
阿鏡卻是舒舒服服被抬了上丹頂的。
丹頂是方圭山最高處,地勢險要陡峭。
因是借這一處山頂而建,並不寬敞,只是一個比仙侍所住的院子略大而已,院子門口矗立著一座朝天青銅鼎爐,院內正面三間小殿,左右偏殿,各供奉神像。
殿後矗立一座灰撲撲的錐形高塔,說是高塔,卻也不過三層,外間的欄杆處只容一人駐足。
雖然名字極為雅緻好聽,但這地方樸拙到幾乎簡陋的地步,幾乎比不上觀天大殿的一角。
丹頂是方圭觀主秦瞭修煉的所在,敢在這種險峻的地方修身養性,本身已經是極不凡的定力了。
抬轎的弟子來過不知多少回,早輕車熟路,把轎子放在了院門口,請阿鏡下轎。
阿鏡低著頭,頭頂罩著白色的垂巾,一直到膝。
據說寓意著從此割斷仙侍跟山下凡塵的種種羈絆,對阿鏡而言卻是歪打正著,她不費吹灰之力就冒替了張春。
自打選仙侍以來,就沒有出現過冒名頂替的現象,所以也沒有人想到,今日會出現這樣的意外。
執事嬤嬤也並沒進門,在院門口行禮道:“第二名木字仙侍送到。”
裡頭“鐺”響了一聲,彷彿是答應。
執事嬤嬤向著阿鏡一招手,阿鏡會意,邁步走了入內。
執事嬤嬤退後數步,下丹頂而去。
阿鏡深深呼吸,進院門往內,抬頭就看見正間小殿內的供奉神像。
方圭山供奉的也無非是三清四聖之類滿天神佛,雖然多半長相跟阿鏡記憶中的大為迥異。
然而面前這一尊,看著卻十分陌生,不記得是哪位神聖。
阿鏡仔細打量,突然察覺這神像卻有點兒奇異的眼熟,再細看的時候,啞然失笑——這豈不是跟方圭觀主秦瞭有三分相似?
她心中忖度,邁步走進正殿。
只顧細細打量,不妨將走到供桌前的時候,腳下突然踏空,身體直墜落下。
***
如同夢中。
阿鏡渾渾噩噩,還未睜開眼睛,耳畔就聽見一陣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聲音。
原本戴著的隔斷已經不知飄到哪裡去了,阿鏡搖了搖頭,慢慢爬起來。
抬頭看時,見人竟然在一處極為空曠的所在,並無任何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