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部分

遊牧民族的馬刀之下。

訊息傳回來,朝臣再也顧不上去討伐皇帝舉政失措之過。

滿朝都震驚了。

這麼強的地震,毀了整個居庸關。

朝廷的兵力分散,一時間從哪裡調集兵力去護衛居庸關,成了當務之急。

到了第三天,京城就有人聽說了居庸關的事。

惜命的人,開始南遷了。

一邊是人心惶惶的安全擔憂,一邊又是喪失房子的貧民,京城頓時烏煙瘴氣。

居庸關附近也損失慘重。

不少難民進了城。

每天都有不少難民在顧家門口遊蕩。

宋盼兒一開始叫下人在門口煮粥、散粥。上午還好好的,下午的時候,煮粥的米被人搶了,鍋也被搶了,難民只差闖到家裡來。

宋盼兒氣得大罵,把大門緊緊關了起來。

京城的局勢變得叫人分外不安。

這種不安尚未下去,宋盼兒也聽說了出事的是居庸關。

“這就好比:財主家裡的院門倒了,外面全是不用種田種地,整日騎馬射箭、虎視眈眈的混混兒。這個混混兒,個個身手了得。如今院牆倒了一半,他們半推半跳,騎著馬就進來了。”宋盼兒不太明白為什麼居庸關出事叫人這樣害怕,顧延臻就解釋給她聽。

顧延臻解釋完,宋盼兒臉都白了。

韃靼人兇悍過人。

他們不事生產,只放牧。一旦他們進城,每個地方都有搶掠乾淨。

“咱們也走吧。”宋盼兒道,“回延陵府去。趁著現在走的人不多,好僱船。等大家都走,船也顧不上了。”

“我這個樣子,怎麼走?”顧延臻道,“我這腿,一顛簸就廢了。”

宋盼兒大急:“那怎麼辦啊?咱們不走,孩子們也得走啊。總不能都留在京裡,做了韃靼人的刀下鬼。”

“先別急啊。”顧延臻安慰她道,“要是真的保不住了。大哥肯定也要走。到時候,他還不得告訴咱們嗎?況且,居庸關還有一半的守軍呢,還能頂一時半會兒。朝廷這會子正在調兵。你別聽風就是雨。”

宋盼兒見他句句都是反駁自己,就瞪了他一眼。

她不再和顧延臻說,而是和顧瑾之說。

她覺得顧瑾之的主意很多,而且比顧延臻有見識,就問她怎麼辦。

“沒事的娘,韃靼人不可能趁亂打過來的。”顧瑾之笑道。

宋盼兒瞪她:“你也說這話。要是真的打進來了,怎麼辦?逃也逃不掉。任人宰割。”

“是真的!”顧瑾之認真道。“娘,草原上不止有韃靼人,還有瓦剌人啊。他們一個在草原東邊,一個在西邊。都想統一蒙古。他們相互仇恨。相互廝殺。咱們在擔心韃靼人攻打咱們。韃靼人正在瓦剌人相互較量,他們現在沒空……”

宋盼兒錯愕看著顧瑾之。

“這……這些,書上也有嗎?”宋盼兒問。

顧瑾之嘻嘻笑。道:“有的。”

宋盼兒仍是不相信。

這種軍事機敏,她根本不相信顧瑾之能知道。

“哪本書,你拿來我瞧瞧?”宋盼兒點顧瑾之的額頭,“胡扯這麼多,扯得還真像那麼回事。”

“就是這麼回事啊,娘。”顧瑾之笑道,“況且我爹爹說得也沒錯,居庸關還有一半的兵力,能抵擋一時半會兒。您是瞎操心。”

宋盼兒罵了句鬼丫頭,走了。

她仍是不太放心。

這幾天街上也亂。

朝廷忙得焦頭爛額。

皇帝實在受不了,讓顧延韜奪情,回朝幫忙處理政務。

顧延韜說考慮考慮。

宋盼兒很快就知道了這個訊息。

她擔心韃靼人打進來,所以叫了司箋專門到街上打聽時局。一聽到形勢不對,顧家立馬動身。

宋盼兒的細軟都收拾好了。

司箋不僅僅打聽居庸關的事,把朝中的大事小事,都打聽了個遍。

皇帝請顧延韜奪情這麼大的事,自然也打聽到了。

“大伯也回朝任官了嗎?”宋盼兒嘀咕。

正好顧瑾之去看父親,也聽到了這個訊息。

她不禁在心裡盤旋了下。

不孝是大罪,將來可能成為大伯和顧氏的致命點。

這種後果,大伯應該是很清楚的。

假如他真的答應了奪情,那說明他對權勢的慾念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