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勉強露出笑容,道:“……我失態了七妹。你也不舒服,我先告辭了。”
她知道顧瑾之沒有藏掖。
顧瑾之說她沒有秘訣,林蔓菁就知道是真的沒有。
她最後零星的希望破滅,又是在顧瑾之面前,她比較放鬆,情緒就一瀉千里,怎麼也控制不住,眼淚都出來了。
回過神。她又覺得這樣不好。好似她用眼淚指責顧瑾之幫不上忙一樣。
雖然她根本沒有這個意思。
她要站起身,顧瑾之卻拉住了她的手。
“大嫂,你這樣回去,大哥豈不擔心?咱們說說話兒吧。”顧瑾之道。“我連杯茶水都不曾招待你。你這樣回去。我心裡不安的……”
林蔓菁只得坐下來。
林蔓菁當面這麼一哭,弄得顧瑾之有點緊張,她開始頭嗡嗡發疼。
她臉色更加難看了。
只可惜。林蔓菁沉浸在自己絕望的情緒裡,根本沒有留意到。
“……我是相信七妹的話。你這麼說了,我就死心了。你大哥倔強得很,不肯納妾。
他總說家有家規,不能壞了規矩,否則‘不孝’之風滋長,顧氏以後無立足之地,非要等過了四十再納妾。”林蔓菁坐下之後,為了遮掩尷尬,她主動為了尋個話題,和顧瑾之說起她房裡的私事,
“我多次勸他,說我身邊有幾個老實忠厚的丫鬟,放在房裡,生了兒子就養在我名下,都不用抬姨娘,不算納妾。他說,那些丫鬟都是小孩子就在我房裡長大,跟女兒似的,他下不得手。外頭重新買的,他又嫌棄人家不乾淨……”
“大哥不是這種人……”顧瑾之頭暈目眩,非常用力才能集中注意力,把林蔓菁的話聽進去。
她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林蔓菁。
有些話,外人是不能說的,特別是身為小姑子的顧瑾之。
此前,她能說的話非常有限。
說,同意大哥納妾?將來大嫂不如意,想起這話,就要恨一遍顧瑾之;說,大哥納妾是錯誤的?可大哥生不出兒子,萬一大伯和大伯母知道顧瑾之從中攛掇,攙和大房的子嗣大事,心裡也怪顧瑾之不懂事,甚至誤以為顧瑾之用心不良。
這種事,外人不管說什麼,將來都裡外不是人。
“……我也知道他不是這種人。”林蔓菁語氣微松,輕輕嘆了口氣,“可……”
可公婆給她的壓力太大了。
她又不好在顧瑾之面前數落公婆的不是。
她婆婆,從來沒有在林蔓菁面前說過什麼重話,子嗣的事,婆婆也未曾開口。雖然林蔓菁能揣測到婆婆的心思,可婆婆的確從來沒有明說。
婆婆給林蔓菁留了顏面,林蔓菁也不忍心在外人面前說公婆的不是,她的話戛然而止。
顧瑾之也不追問。她笑笑,道:“大哥的確不是那種人。大嫂,我只是個不入流的大夫。大夫不能幫你這個忙。我實在幫不了你,很是抱歉……”
“七妹這樣說,我就過意不去了。”林蔓菁道,“是我給七妹添了麻煩。”
她還想把顧辰之想過繼老三顧晴之兒子的事,說給顧瑾之聽。
可話到了嘴邊,她又咽了下去。
她覺得沒必要。
臨走的時候,她不死心又問了句:“七妹,你可有什麼驗方?哪怕危險點,我也是不怕的。”
顧瑾之就一再表明:“真的沒有,大嫂……”
林蔓菁情緒很低落。
她要告辭,顧瑾之起身送她。
她攔住顧瑾之,道:“你歇著。今日是我不請自來,打擾了你。你身子又不好,安心養著是正理。等過幾日你好了些,我再來看你……”
顧瑾之說好,果然沒有起身送大嫂。
過了兩日,顧瑾之的大伯顧延韜任首輔的聖旨傳達,京裡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此事。
朱仲鈞得到了訊息,當天就告訴了顧瑾之。
第二日,顧瑾之去母親那邊用膳,又聽母親說起。
家裡上下無疑都非常高興。
再過了兩日,又聽聞今年的春闈挪到了三年後。三年後會有兩場春闈取士,今年就取消了。
第422節勸慰
今年春闈取締,對於懸樑刺股、夢想平步青雲的學子,無疑是晴天霹靂。
訊息當天傳出來,第二日就有眾多學子積聚到了吏部,將吏部圍得水洩不通。
顧延臻不準顧琇之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