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嫡母已經有了三品誥命。
假如顧琇之做官,最多做個六品官,那麼他替母親請封的誥命。只能是七品的宜人或者八品的安人封號。
這種小誥命封號。嫡母宋氏應該不會放在眼裡。
當然。繞過嫡母,請封側室生母,也需要嫡母的同意。
顧琇之覺得。到了那個時候,為了家族的榮光,為了顧氏的名聲,嫡母宋氏會答應的。
這一切,等他中了進士,都會成為可能。
他必須要這個可能。
可越是這般,他就越感覺吃力。做起文章來,自己也感覺大失水準。
他壓力太大了,特別是這兩日,腦袋嗡嗡作響,看書眼睛發花。
就像現在,他從早上就開始心煩意亂,現在也平靜不下來。他想透過寫字來靜心,卻發現字寫得也橫斜樹倒,不成樣子。
他後背都汗溼了。
正好,廬陽王府別館那邊派了個小廝,來對顧琇之道:“王妃請舅老爺過府用膳……”
顧琇之微訝,問:“可是有什麼事?”
那小廝回答:“沒什麼大事,其他幾位舅老爺都去了……”
顧琇之就明白過來。
他點點頭,道:“你先回吧,我稍後便到。”
顧琇之知道,嫡母宋氏是很厭惡他的,但是宋氏的幾個孩子,都不討厭他。特別是煊哥兒,跟他的感情更好。
而顧瑾之也疼他,顧琇之是知道的。
也許不及她疼煊哥兒,但是在顧琇之愛意稀薄的人生裡,顧瑾之的疼愛,也足以撐起一片驕陽,照亮他的人生。
顧琇之很喜歡這個姐姐。
他也正想出去透透氣。
他換了件乾淨的衣裳。
更衣的時候,他想:不能這樣去,應該去告訴母親一聲,否則回來又要罵他念書不用心了。
想到嫡母,顧琇之後背就有陣陣涼意。
他是真怕宋盼兒。
他戰戰兢兢進了正院,見到了宋盼兒,把顧瑾之派人請他的事,說了一遍,順便表示了他很想去。
宋盼兒今日心情不錯,就很慷慨的說:“去吧。你整日埋頭唸書,也太辛苦了。再有一個月就是春闈,應該多歇歇,養好身子……”
顧琇之很驚訝。
他連忙道是。
從正院出來,他大大鬆了口氣。
要是宋盼兒不陰不陽說幾句話,顧琇之哪怕去吃飯也沒有心情。
現在,他滿歡喜的。
他到了王府別館的時候,進門就聽到了朗朗的笑聲。
那是七姐的聲音。
小時候一處玩,七姐總是笑得這般開懷。
顧琇之眼睛一澀。
丫鬟見他來,對著裡頭喊了聲:“八舅老爺來了……”
裡面的笑聲微斂,顧瑾之親自迎了出來。
她穿著沉香色的長襖,比未嫁時豐腴了幾分,肌膚更加白皙,下巴尖細,也許不夠厚重端莊,卻顯得卻窈窕嫵媚。
顧琇之比較喜歡七姐的長相。
“七姐。”他上前道。
顧瑾之迎了他:“怎麼才來?我們等了你半日。今日吃湘菜,我府上的廚子,湘菜做得比湘菜館的還要好,所以把你叫了過來。不打擾你?”
“沒有,我今日也想歇歇。”顧琇之道。
他不想掃興。
顧瑾之笑得更燦爛:“那更好了。等會兒吃完了,咱們猜枚玩……”
猜枚是他們小時候最愛玩的遊戲。
那時候,僅僅是猜單、雙數,卻玩得非常開心。
後來到了嵩山書院,假日裡同窗之間吃酒也猜枚,卻要附題作詩。有了比較。顧琇之總覺得小時候和七姐、煊哥兒玩的猜枚,才是人生最大的樂趣。
那些簡單的歡樂,是其他東西難以比擬的。
“好啊,正好歇一日。今日天氣也好。”顧琇之道。
今日是湘菜,廚子也做了幾樣不辣的菜。
桌上只有兩道菜比較辣,其中一道是辣子雞。
除了顧瑾之,其他人吃幾口就扛不住了,包括顧煊之和顧琇之。孩子們更是吃了一口,辣得眼淚直流。
氣氛卻很好。
小十和小十一跟顧瑾之不太熟,一開始有點害怕她。
現在混熟了。就親熱起來。
這是血緣裡帶著的天性。
特別是小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