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裡的大夫寒了心,既替老爺子鳴不平,又自謙水平不在老爺子之上,沒人肯理會;而太醫院的人,聞之胡太夫人這般,大家如驚弓之鳥,竟無一人肯出手。”
太后聽了,眉頭微蹙。
她又看了眼常順。
“永熹侯在朝中,也是一品大員。”太后慢悠悠說道,“總有沒骨氣的,想沾點便宜,不可能沒人上門問診。這中間,還有什麼事,攙和在裡頭?”
常順就有點為難。
太后心細如髮,一點蛛絲馬跡,她都能發現不同尋常。
常順知道瞞不住,就結結巴巴道:“……。太后,顧閣老……。顧閣老和永熹侯不和。聽說永熹侯病了,顧閣老居然公然說,永熹侯這病,是老天爺要收他……京裡的太醫和大夫們,誰不知比猴兒還精?
顧閣老這是不想永熹侯好,誰還敢去湊這個熱鬧?治得好,得罪了顧閣老;治不好,又得罪了永熹侯府,眾人左右為難。所以,永熹侯府才請不到大夫……”
太后就輕輕嘆了口氣。
這個顧延韜,行事未免也太刻薄了些。
偏偏皇帝要抬他,任何事都不會壓他。
就這件事,皇帝肯定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太后就嘆了口氣:“回了胡太夫人,就說哀家身子不舒服,等過了年再來請安吧。”
常順道是。
等晚上皇帝來問安,太后娘娘就和他談起了胡家的事。
“……太醫定是要派去的。”皇帝笑著道,“只是,還不知道該派誰……內閣還要商議商議。”
太后沉默了下。
“皇上,您把顧延韜養得太過於張狂了……”太后最終道。
皇帝卻輕輕笑。
“不怕他狂。他狂有他狂的用處。朕現在要用他,整頓吏治。他得罪的人越多,將來他倒了,推牆的人就更多……”皇帝笑了笑。
太后看著兒子自信滿滿,心裡有些話,想說,終究沒敢說。
——*——*——
很對不起大家,這一更晚了這麼多!
感受到了大家的熱情,好感動!我今天會四更的,謝謝大家的支援!
第151節奉旨辦差
胡家上書,請皇帝體恤老臣,派一名良醫。
到了讓皇帝下旨派太醫的地步,胡家真是做到了極致。
平素永熹侯也張狂,是個有才能卻吃不得虧的主兒,黨同伐異,手段不下於顧延韜。
他在朝中得罪的人,甚至不比顧延韜少。
如今看到他府裡,把滿城的醫人得罪光了,底下的文武大臣,不乏有人拍掌稱慶。
顧延韜安靜站在夏首輔身後,表情冷漠。
平常有事,不管好事壞事,他都要插上一手。
而此刻,他用冷漠告訴眾人,他很不希望永熹侯好起來。
而在文官之首的夏首輔,瞧了眼顧延韜,又瞥了眼滿堂寂靜,淡淡笑了笑。他也不喜歡永熹侯胡澤瀚。
夏首輔早年籠絡過永熹侯,希望永熹侯能成為他的門生。
可永熹侯拒絕了,甚至說了些難聽的話。
比起永熹侯胡澤瀚,夏首輔是山東詩書大族出身,卻偏偏被永熹侯視為鄉巴佬。
先帝在世的時候,最是喜歡永熹侯,因為永熹侯的祖父對先帝有擁護之恩,而永熹侯的父親,則是先帝的御前侍衛,最得先帝的信任,可以佩刀出入宮門。
永熹侯在朝中,年紀輕輕就自成一派,誰也不靠。
這大概就是他那個寡婦娘教他的為人處事之道吧?
夏首輔安安靜靜,看著年輕的皇帝讓眾人推舉一位醫術高超的太醫,而眾人卻都在看夏首輔和顧延韜的眼色……
安靜,又是安靜。
皇帝故意咳了一聲。
而後,有人抬頭。
可瞥見了夏首輔的淡笑,顧延韜的冷漠,又低下頭去。
皇帝心裡也是一陣不快。
說到底。顧延韜雖然能幹,卻也不是事事為皇帝著想。
假如他是個忠臣,此刻也該排解了這滿堂寂靜,讓皇帝找回點面子來。
最終,兵部尚書元平侯姜樑上前幾步,對皇帝道:“微臣倒有一人可以舉薦,卻又怕世俗眼光,覺得微臣輕佻……”
這話說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輕佻?
難道他想推薦顧瑾之?
不僅僅是顧延韜這樣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