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大老爺打得累了,又被大夫人絆住,心裡又急又氣,手裡的劍鞘就滑了。

他無力坐到了坑上,大口大口的喘氣。

氣得太急了,身子都沒了力氣。

大夫人哭著,在一旁幫著順氣。

顧辰之被打得身子發疼,跪都跪不住,半趴在地上。

見父親不打了,他才支撐著,半跪了起來。

“孩兒自幼就無鴻鵠之志。”顧辰之見母親在一旁抹淚,心裡酸得厲害,又疼,眼淚不禁下來,“這世間百姓,為生計所苦,為病害所苦。孩兒不能濟世救民,沒有匡扶社稷的本事,只想做個大夫,開間小小的藥廬,平素施藥救命。錦衣玉食,從來都不是孩兒的追求。爹爹知道外頭的人,活得有多辛苦嗎?咱們躲在這高院琉瓦里,心裡踏實嗎?”

大老爺好不容易平復的心,又一次被挑動起來。

怒氣攻心,臉都變了!

他的拳頭,捏的咯咯作響。

他是個重權欲、重享受的人,他實在無法理解顧辰之的想法。

外頭的人活得好不好,跟他有什麼關係?

他今日的地位,都是他努力獲得的,不是旁人送給他的。

他憑什麼要去悲天憫人。

“好,好,好!”大老爺怒極反笑,“你是不知這世間疾苦,讀了書,成了個呆子!你要學藝,做下等營生,也容易。從今日起就搬出去,帶著你媳婦和她的嫁妝,有多遠滾多遠。勞資的家業,你一分都別想!”

“是!”顧辰之磕頭道。

這一聲是,又把大老爺氣得半死。

“孩兒告退。”顧辰之掙扎著起身。

他被打了多下,身上的骨頭都在疼,走路顛簸。

“讓他滾,讓他滾!”大老爺在後頭咆哮,“沒吃過苦,沒受過罪,不知天高地厚!讓他滾出去,等他沒得吃沒得喝的時候,看看他還想不想濟世救民!”

——*——*——

昨晚失眠,不知道什麼緣故。早上起來喝了咖啡,坐下來碼字,仍是頭暈暈的……所以這一章磨了這麼久……

第176節有志

顧辰之是打定了主意要去學醫。

他也不想如此不孝,惹得父親暴怒。

可人各有志,他不能違心走父親安排的路,自己一輩子不痛快。

前年顧辰之和同窗去東郊遊玩,看到田裡的老農,背脊佝僂忙碌著莊稼活兒。

顧辰之幾個同窗討口水喝,就和老農閒話,問他一年的收成如何。

老農說,不過是餬口。

“如今世道太平,不用打仗逃難,逃荒的人也少,幹活就能填飽肚子,這是老天爺的恩賜呢。碰上了災荒之年,顆粒無收,半年就白忙碌了……”老農笑著對他們幾個公子哥說。

幾個人笑笑,賞了一回稻田綠秧,作了幾首詩就回了家。

顧辰之卻一直記得那老農臉上的溝壑。

他們每日從早忙到晚,只求一碗米粥裹腹。

而顧家每頓吃飯,都要大量的剩餘。

明明能自己穿衣,卻要丫鬟服侍……

那麼,他顧辰之長著手腳是做什麼的?

盤中餐,哪一粒是他自己賺來的?

他就開始在市井行走,見得越多,心裡總憋著一口氣。

他也不妄想自己能造福百姓。

只是自己開個藥爐,也能施捨一方……

他又想起自己看書,看到將“醫者”這一行成為“杏林”的來歷:三國的時候有個叫董奉的人,他看病不收診金。病家的病若是痊癒,就在董奉家的後山種兩棵杏樹。很快,董奉家的後山。杏樹成林。

春上杏花綻放,蔚然如霞,燦紅映襯了半邊天。

後人就把醫者用“杏林”代替呼之。

每每想到這些,想到那董奉。想到杏林,顧辰之心裡就一陣熱血沸騰。

特別是顧瑾之的醫術越來越顯著的時候,顧辰之心裡的騷動,再也按捺不下去。

他找了很多名醫的醫案自己看。

偷偷的看。

哪怕看不懂。他都先背下來。

有了這樣的準備,他才敢今日違背父命開這個口。

顧辰之不求史冊流芳,不求百姓感恩,只想將來若是有位像那位背脊彎曲的老農一樣的窮苦人來求診,他能解了老人的病痛,不收診金,讓老農把診金省下來買口糧。

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