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了老宅那邊。給大夫人和二夫人請安。
五姑娘仍在大夫人處。
她還是那麼乖順溫柔,和從前判若兩人,只是眉宇間有點急躁,怕是裝不下去了吧?
宋盼兒見大夫人一番苦心教導五姑娘,就忍了忍,沒有再惹她。
宋盼兒見過了大夫人,又去給二夫人拜年。
大夫人知道她們妯娌沒話說,怕她們鬧起來,就叫大奶奶跟著,在中間盤旋幾句。
在二夫人處略微坐了坐。又回了大房這邊。
正好夏首輔家裡,打發下人來接三奶奶夏氏歸寧。
三奶奶是夏首輔的小孫女。
大夫人忙叫五姑娘去通知一聲。
五姑娘依言乖順去了。
三奶奶很快就來了。她穿了桃紅色的錦緞褙子,月白色挑線群裡。蔥綠色雙梁繡花鞋,外頭罩了青蓮絨的灰鼠斗篷,既端莊又俏麗。頭上梳了高髻,帶了兩隻鑲碧玉的金簪,明晃晃的細長耳墜兒。映襯得臉龐越發白皙。
大夫人拉過來左右瞧了瞧,仍覺得少了點什麼。
又打量了一圈,大夫人將手上的一對實心卷草紋黃燦燦的鐲子褪了下來,給三奶奶戴上:“過年旁的不拘,穿戴可不能太素淨,家裡老人瞧著不喜歡。”
三奶奶忙要推辭:“大伯母。我自己也有,我叫丫鬟回去拿就是了。”
這對鐲子,帶著都沉手。怕是八分一隻的……
三奶奶覺得太貴重了。
大奶奶在一旁看著,笑道:“娘賞你的,拿著就是!以後再孝順回來。快去吧,你們家的管事媽媽都等了很久……”
三奶奶知道大夫人向來出手大方,就道了謝。轉身走了。
五姑娘看了幾眼三奶奶遠去的方向,微微挑了挑唇。
五姑娘手上是一對空心的蝦鬚鐲。很是漂亮,卻不值什麼錢,一對也不及大夫人賞給三奶奶那半隻重……
她心裡酸酸的。
大夫人看在眼裡,就笑了笑,給大奶奶使眼色。
大奶奶把五姑娘的表情看在眼裡,忍不住笑了笑,會意點點頭,道:“五妹,你出來,大嫂跟你說句話兒……”
就把五姑娘往她的院子裡帶。
宋盼兒冷眼瞧著,此刻才笑道:“大嫂還是這樣大方!”
“什麼大方不大方。”大夫人笑著道,“孩子們出門,就是顧家的臉面。我這個做大伯母的不替她們撐臉,能怎麼辦?”
然後想起了出嫁的四姑娘,道:“二房也沒來問,該接珊姐兒歸寧了……”
二夫人的幾個女兒,進宮的進宮,出嫁的出嫁,剩下一個五姑娘還被大夫人領養了過來,她就越發不管事,一味只做富貴太太,哪一日飯菜不中意,都要打罵丫鬟半晌出氣。
心裡也越來越沒了成算。
連過了年接四姑娘歸寧她都忘了……
“二嫂這些日子怕是清淨過頭了。”宋盼兒道,“連珊姐兒歸寧也忘記了。回頭還要你這個大伯母操勞。”
大夫人就壓低了聲音,笑著對宋盼兒道:“有個緣故的。臘月裡,二弟妹身邊的葉媽媽去看了珊姐兒,說什麼袁家家大業大,二房沒錢過年,讓珊姐兒那拿幾個錢回來使。
珊姐兒進門,上頭又公婆,還有兩個嫂子,哪裡能做主?就連姑爺,也是拿著府裡的份例銀子討生活,小兩口都沒有私房錢。袁家家業再大,也不在他們手裡,四姑娘就說沒有,還讓葉媽媽把她的頭面拿回來給二弟妹。
葉媽媽那個老貨更不知事,真的拿了回來。
我聽說了這話,氣了一回。姑娘在婆家是新媳婦,多少人眼睛盯著,拿她的錯兒看笑話。過小年就要祭祖了。到時候沒了頭面,珊姐兒怎麼出門?我另外給了二房撥了兩百兩銀子,把頭面要了回來,給珊姐兒送了去。
二爺知道了,罵了她一回,她心裡只怕疑惑珊姐兒故意害她,心裡存了氣,才故意不說接珊姐兒歸寧的話。”
宋盼兒有點瞠目結舌。
她想笑,卻又笑不出來。
她不喜歡二夫人。對四姑娘珊姐兒也沒有好感。
可設身處境想想自己當年做新媳婦的忐忑,要是孃家再來鬧這些事,自己會更加手足無措。
何況珊姐兒還不及宋盼兒的應變能力。
再想起上次珊姐兒的公公討珊姐兒身邊的丫鬟,又孃家這些事……
“她真是不給女兒留活路啊!”宋盼兒淡淡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