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后譚氏,變化最大。
她消瘦異常。
當年顧瑾之見過譚氏,高挑曼妙,如今瘦得皮包骨頭。足見,她做皇后,並非件輕鬆事。
太子和顧德妃母子三人也參加了家宴。
太子從當年的懵懂少年,長成了俊朗青年。小時候,顧瑾之覺得他挺像皇帝的,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年他容貌變化很大,越長越常像譚貴妃。
譚貴妃和太子的生母是雙胞胎,故而太子看上去像譚貴妃親生的。
他已經娶了太子妃,是宣平侯李家的三姑娘,還有兩房偏妃,只是尚未有子嗣。
顧德妃則豐腴了不少,笑容越發慈善溫柔。足見,這些年她大部分的時候,過得心情較舒暢。
顧瑾之甚是欣慰。
這七年裡,顧德妃又生了兩個孩子。順天九年,她生了三皇子,已經封了晉王;而後,她又生了八公主,今年四歲,比顧瑾之的彥穎大幾個月。
顧德妃生的三公主已經十一歲。三公主長得像皇帝,而皇帝又像太后。所以三公主有幾分太后年輕的模子,太后和皇帝都寵愛她。十一歲的三公主,已經發育,個子趕上了顧德妃,身量頎長,亭亭玉立。
這個宮裡,最受寵的孩子,不是太子,也不是晉王,而是三公主。皇帝喜歡她。連帶宮裡人都巴結顧德妃。
顧瑾之打量宮裡眾人的同時。他們也在看顧瑾之一家人。
朱仲鈞把兩個兒子帶在身邊,吃飯的時候不時給燕山和彥穎餵飯,皇帝看得直蹙眉。
皇后譚氏則掩唇輕笑,輕蔑之色從她眼底一閃而過。而後。她態度平淡。不再多看朱仲鈞。
顧德妃卻有點羨慕看著顧瑾之。她從未嫁時就很羨慕這種男人:粘著她。聽話,又愛孩子,像朱仲鈞這樣的……
其他人表情各異。要麼是像皇帝一眼蹙眉不解,要麼是像皇后一樣,故作鎮定,心裡卻嘲笑不已。
朱仲鈞若無旁人,自己吃幾口,給孩子喂幾口。
燕山很好奇朱仲鈞喝的酒,小聲問:“爹,我也要喝……”
朱仲鈞笑,用筷子頭沾了點酒,餵給燕山。
辛辣的味道瀰漫了整個味蕾,燕山嗆得直咳嗽,眼淚都要出來了。他這麼大的動靜,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皇帝問:“這是怎麼了?”他看朱仲鈞表情輕鬆,孩子不像是有事的,所以問話也不急迫。
朱仲鈞站起來回稟:“……他要嚐嚐酒,臣弟餵了他一些。”
太后又氣又笑,道:“胡鬧!這麼小的孩子,你怎麼給他喂酒,豈不是要害了他?你這個做父親的,太不靠譜。小七,快把燕山抱過去……”太后現在叫燕山的小名,叫得很順口。
顧瑾之也站起身,道:“母后、陛下勿怪,這事不賴王爺。小孩子好奇心重,不給他吃,他遲早要偷偷摸摸的。讓他知道,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將來不至於為了吃酒偷摸,讓居心不良者有機可乘……”
眾人的目光,都轉向了顧瑾之。
皇帝一聽這話,明明是無稽之談,可細想,居然有幾分道理。
太后則道:“你也胡鬧。都為人父母,還跟小時候一樣胡鬧……”她衝燕山招手,“燕山,到祖母這裡來。”
朱仲鈞就抱住了孩子,笑道:“母后,不敢讓他打攪您用膳,還是我帶著他。我不再胡鬧了……”他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太后面前出風頭,惹得皇家的孩子嫉妒。
三皇子晉王和燕山一般大呢。
太后也沒有強求。
這頓飯,除了朱仲鈞有點離經叛道,其他都算和睦愉快。
太后想和朱仲鈞說一說孩子的事,她覺得朱仲鈞這麼教養孩子,對孩子沒有好處。
嚴父才能出孝子。
可轉念又想,朱仲鈞的燕山才六歲,一點也沒有小孩子的調皮惡習,反而彬彬有禮。燕山說話也清晰,甚至會看人臉色,比晉王還要聰明。
而老二彥穎,才四歲的男孩子,理應懵懂的年紀,他卻也透出幾分機靈,像極了小時候的朱仲鈞。
那時候,先帝最疼愛朱仲鈞,就是因為朱仲鈞打小便聰明異常。
朱仲鈞的孩子,不用生活在宮廷,沒有禮教約束,反而更可愛聰慧。那又何必非要按太后認為對的方式去教育呢?
太后就沒有多言。
皇帝一開始也想說。
後來又想,到底是弟弟的家事,輪不到他管。
所以,沒人說朱仲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