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回到了初次見到甄真的時候。。。。。。
那時候,甄真也這麼大。
彷佛時光倒轉,把他遺失的寶貝還給了他。
這次,他甚至可以娶顧瑾之做正妻,因為她出身比甄真高貴。
先要讓她和廬陽王的婚事解除。
這有點棘手。
回去的時候,譚宥沉思了良久。
勢在必得的念頭,並沒有因為顧瑾之是廬陽王的準妃而消除。他需要想個萬全的計策。
他甚是想不計一切和她說說話兒。。。。。。
“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功虧一簣。”譚宥突然對甄末道,“顧家不好惹,廬陽王更是太后最疼愛的小兒子,需要長遠謀劃。”
“大人,要不算了。。。。。。”甄末擔心道,“她到底不是真真。。。。。。”
譚宥目光凌厲掃視過來。
甄末忙打住了話,不敢多言。
第238節選擇
譚家大夫人最近很忙碌。
先是老祖宗的壽宴,從四月就開始準備。
譚家人口眾人,光大老爺的兄弟就有六房,還有各位姑奶奶、堂叔伯兄弟,要面面俱到,需要個心思縝密的。
老祖宗說非大夫人不能,這讓大夫人頗為安慰。
她在譚家幾十年,兢兢業業做好她的本分。她的功勞,婆婆一直看在眼裡呢,總算辛苦沒有白費。
忙完了老祖宗的壽宴,又是兒女親事。
長子譚宥的正妻去年六月除服的。身為長房長子,他的婚事牽動家裡眾人的心思,比八少爺譚宕的親事更叫人著急。
老夫人多次跟大夫人說,其他事可以先緩緩,譚宥的親事要早做打算。
只可惜,譚宥自己不鬆口。
那位甄姨娘當時還沒有死。
譚家上下都心知肚明,那位甄姨娘活不長久了,只等她嚥氣,再慢慢勸轉譚宥。
可大家都低估了譚宥對甄氏的寵愛。
甄氏死後,譚宥的性格更怪了……
想起譚宥,不得不叫人揪心。
譚大夫人為了他,裡外不是人,心裡也挺煩的。
想起要替他張羅娶繼室,更煩。
她都能料到是場硬仗!
“大約有十四位……”大夫人拿了上次宴會時到場的適齡小姐名單,挑選了合適的,給老夫人瞧。
她很仔細,每一位身份地位的優勢。都標註得一清二楚。
上面是家勢稍微淺薄些的,能給譚宥做繼室;下面是門第顯赫,能配給第八子做正妻的。
老夫人笑了笑,道:“做得這樣仔細。你仍是這脾氣,事事要盡善盡美,勞累著自己……”
這種有點寵溺的責怪,實則是肯定了譚大夫人的功勞。
譚大夫人笑,說:“不費神的,盡力而為。”心裡卻暖融融的。
老夫人認真一個個看了起來。
當看到胡婕的時候,譚老夫人停頓下來。指了指給大夫人看:“這個胡婕。是誰啊?”
大夫人忙解釋:“跟著永熹侯府的胡太夫人來的,說是胡家的孩子。我查了查,這位小姐的父親叫胡澤逾,只是刑部小小五品官。並非永熹侯府嫡系。是出了三服的兄弟。永熹侯一直抬舉他……”
老夫人眉頭蹙了蹙。
大夫人連忙解釋:“大老爺說。胡澤逾頗有點本事,算是個人才,栽培栽培。將來可以給大皇子用。永熹侯又在朝中人刑部尚書,比那些空吃俸祿的功勳世族強。將來大皇子封太子,胡家也能出上一份力。所以就將胡婕添上了……”
添上,不代表能選上。
老夫人微微頷首,不置可否,繼續往下看。
譚家想永遠佔領京師第一門第,就不得不做長遠打算。
他們家老侯爺和世子爺都目光犀利,善於發現朝中可用之才。
朝中有本事又尚未出頭的能臣,現在就籠絡在門下,將來能大有作用。
像當朝首輔夏氏,便是早年老侯爺拉攏的,而後果然大有出息。
看來,這份名單,是大夫人和大老爺討論過的。
老夫人便不再質疑,安心看下去。她深諳用人不疑的道理,所以這些年把大夫人培養得如此能幹,老夫人也省心省力。
看完之後,老夫人心中就有數了。
她最是博聞強記,哪怕到了六十多歲的高齡,記憶力依舊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