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6部分

就心底發涼。

慘了。他的護衛軍不保!

甚至他的府庫也不保了!

平亂是朝廷的事。怎麼到了現在,朝廷不用出力,反而搜刮他們這些藩王?可朱仲鈞開了頭,南昌王敢不緊隨其後。只怕他這輩子也不能離開京師了。

皇帝把他圈禁在京城。不就是忌憚他的兵力?

有了這個藉口。估計他的兵力也要悉數上交朝廷了。

既然訊息確實,就應該爭取主動。

南昌王立馬進宮:“臣弟聽說仲鈞將王府的護衛軍全部捐獻出來,助皇兄一臂之力。臣弟也願意將王府的護衛軍捐獻出來。助皇兄平亂。只是臣弟的封地素來貧瘠,只怕糧草……”

軍隊和錢財,他如今只能保一樣了。

能保住一樣就不錯的。

皇帝龍顏大悅,立馬道:“仲林有這個心,朕甚欣慰。糧草的話,朕問其他人借,仲林出兵力即可。”

一句客氣話也沒有,就接納了南昌王的護衛軍。

整整六萬精兵,乃是南昌王精心栽培的。

就這樣送出去,他的心都疼得滴血。

其實他心裡也明白,這是早晚的事。否則皇帝是不可能放他離京的。在京裡的這些日子,南昌王也漸漸想明白了。

皇帝想收拾他,有千萬種法子,哪怕他有六萬精兵。

所以,六萬精兵,並不能給他一絲一毫的安全感。

皇帝要懷疑他、收拾他,他只有承受的份。如此一想,那六萬精兵,也變得不那麼難以割捨。

況且仲鈞不是既賠錢又折兵嗎?

和朱仲鈞一比,他至少保住了自己的府庫……

有了比自己更慘的人,南昌王也不覺得自己多悲慘,就回了家。

一夜之間,皇帝所擔心的事,都解決了。

南昌府那讓他日夜憂心的六萬精兵,也無形中被收上來了。

皇帝的心情前所未有的好,連安南國平亂軍的失利,也讓他生氣不起來。接下來,就是借這個機會,搜刮其他的叔叔們和兄弟們,讓他們捐錢,削弱藩地的勢力。

和軍隊相比,那些叔叔和弟弟們應該更加願意捐錢。

他們都只有一萬多的護衛軍,不足為害。

整個九月,各路諸王都奉詔回京。

他們來的時候,大概都知道此行的目的。一到京裡就紛紛哭窮,稱自己沒錢,封地收成不好等等。

皇帝冷眼旁觀。

要麼給錢,沒錢就出兵。

他們有多少護衛軍,皇帝是一清二楚的,這個賴不掉。

最後,皇帝從各路諸王那裡,得到了大量的捐獻。

這筆錢,足夠十二萬增援軍一年的糧草。

安排好徵糧部隊之後,就開始考慮增援軍的將領問題了。

兵部尚書姜梁這次大出醜,被皇帝屢次在朝堂責罵,心裡就存了口氣,他主動請纓,要出任主帥。

皇帝沒有拒絕。

接下來,就是兩路先鋒的。

一個自然是從南昌王府出,一個是從廬陽王府出,這個算是明面上的東西,代表軍隊還是屬於兩個王府,只是暫時徵用。

南昌王知道這只是形式。

等這支軍隊回來,他派出去的先鋒,不一定能回來。反正捐獻都捐獻了,南昌王也懶得再掙扎,沒有派他的指揮使,而是隨便派了個將領。

而廬陽王這邊,最痛苦的人,非寧席莫屬。

——*——*——

當得知廬陽王將王府六萬護衛軍捐獻給朝廷,充當安南平亂增援軍的時候。寧席就大發了通脾氣。

他的壯志凌雲,都寄託在這支軍隊上。

結果,朝廷沒收了。

每個王府可能見護衛軍,這是祖制。寧席想不到朝廷能用什麼法子,不遵循祖制,沒收王府的軍隊。

結果,那個傻傻的廬陽王,自己給皇帝出了個主意,把自己給賠進去了。

和其他人一樣,寧席肯定這是顧家在搗鬼。

除了顧延韜。誰還這麼損人不利己?

事情已經無法迴轉。寧席除了氣得心口疼,還真沒有旁的法子。

兵部的人通知他回廬州,讓他出任先鋒,又讓寧席狠狠氣了一回。

這個先鋒。除非能立大功。否則能不能回來還兩說。寧席才不想去!他一夜之間,從堂堂正正的六萬精兵指揮使,變成了光桿將軍。這如何不叫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