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治理國家至關重要。
百姓懂道德,有道德,才更好管制。否則就是一群愚民,很容易造反的。
除了盼著譚皇后早點死,太子還沒真沒法子對付她。
第二,太子覺得蹊蹺不已。
譚皇后為什麼不顧體面,寧願得罪她依靠的太子,也要幫三公主永淳說話?太子覺得,三公主根本不值得譚皇后如此。
這背後有隱情,太子必須查出來。
他快步回了東宮,找到了他的恩師袁裕業。
他連夜把袁裕業招進了宮。
“老師,這件事越發不妥。”太子對袁裕業道,“皇后攙和進來,我也無法。皇后不像太后,太后有分寸,顧體面,皇后卻不管。你沒瞧見她的模樣,又哭又鬧,還要把史官叫到坤寧宮,說我不孝……”
袁裕業卻笑了笑,一副心中有數的模樣。
“這我早就能預料到。”袁裕業道。
他不管什麼時候,都是心有成竹,太子非常佩服他這點。
雖然有時候,他也猜錯。
但大部分時候,他總能運籌帷幄。
太子不知道袁裕業是故作鎮定。袁裕業知道太子的性格。太子不強勢,甚至有點怯懦,所以他對強者非常崇拜和依靠。
袁裕業就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強者,投其所好。
在太子面前,袁裕業永遠是信心滿滿,所以太子這般崇敬他,甚至有點迷信他。
“老師,咱們現在怎麼辦?”太子問袁裕業,“皇后那裡,不給個交代,只怕她會鬧個不停的。”
袁裕業又笑了笑。
他聲音不疾不徐:“太子,這九五之尊,遲早是您的,這天下也是您的。後宮不得干政,您怎麼反而聽起了皇后娘娘的話?”
太子也很苦惱。
他當然知道後宮不得干政。
可皇后她不顧體面、栽贓嫁禍啊。
光腳不怕穿鞋的,太子的確不知該拿皇后怎麼辦。
“老師,您可有什麼法子?”太子問袁裕業。
“皇后娘娘在內宮,您又是晚輩,的確不便多說什麼。內宮干政,也不好明言。可太子爺,您也不是沒人做主啊。這世上,還有人在皇后之上呢。”袁裕業淡淡道。
太子就想到了太后。
他要是被皇后誣陷他推搡、又撒潑的事,告訴了太后,然後又說皇后干政等語,太后應該不會坐視不理吧?
“……皇祖母她很疼永淳。”太子也不是沒有想到太后,他有他的顧慮。
萬一太后也不同意把永淳公主嫁給袁珣,太子的路就堵死了。
他不能忤逆了皇后,又忤逆了太后。
看來,後宮不得干政的宮規是很明知的。
內宮的女人,什麼也不懂,只會胡攪蠻纏。
“皇后和永淳、德妃根本沒有交情。如今,她這麼豁出去鬧,就是為了永淳,我覺得不通。也許這就是太后授意的。”太子把自己的猜測,告訴了袁裕業,“老師,這件事,我一直避開不和太后談,就是怕太后也不看好袁珣。如今再去找太后,假如皇后真的是太后授意的,咱們就沒了退路啊。”
“退路,還是有的。”袁裕業笑道,“太子,最後欽點駙馬的那個人,是您啊。不管太后和皇后說什麼,也輪不到她們來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