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6部分

他這眼神,分明就是在暗示著什麼。

太子有點站立不住,腳步虛浮了下:“是不是父皇他……”

譚宥的神色就變得凝重起來。

他衝太子微微搖頭,然後聲音很輕道:“太子,慎言。”

他指了指牆角和視窗、門邊,希望太子能明白隔牆有耳,說話聲音能更輕一點,別這麼激動。

太子頓時就合緊了嘴巴,不再問了,只是目光切切看著譚宥。

譚宥被他看著,表情很平靜。

他依舊沒有開口,好像再等太子做好心理準備,再告訴他。

他的策略是有效的。

太子的震驚、難過,也只是那麼一小會兒。然後。太子就想到了皇位、想到了九五至尊。

他的心血,一點點沸騰了起來,再也冷不下來了。

這讓他愉快,又隱約為自己不恥,各種情緒摻雜,讓他臉漲得有點紅。

心裡真正的是五味雜陳。

“太子無需擔心,陛下他還活著。”譚宥對太子道,“只是,他病了很久。自從到了西邊,陛下就生病。如今哪怕接回來。也只有為時不多的光陰……”

他這話的意思。是皇帝活不成了。

他有很多大的可能,會死在路上。

譚宥回京,就是擁立太子。

要不然,他偷偷摸摸回京做什麼?

皇帝以為。出征可以鼓舞士氣、可以征服韃靼和邊防將士的忠誠。但是他久居皇宮。根本不知曉戰事的艱難。

光坐車到西北。他就受不了,骨頭都要散架了。等到了西邊,騎了幾天的馬。他漸漸顯露出疲態。

他著實受不住。

沒過多久,他就開始生病。

一開始只是風寒,卻怎麼也不見好。軍醫配的藥,其他人吃了,風寒三五日就去了,但是皇帝不行。

他就是這樣,從風寒小病開始,大病、小病不斷。

他高估了自己。

別說征服韃靼,他連西北的氣候都適應不了。

譚宥當時不在前線,他也是聽探子說的。

戰事連連失利,譚宥的下屬不停派去增援。但是他自己沒有去。

他沒有爭取這個機會表現,因為他有更中重要的事。

他就是在等著訊息。

他需要最快、最恰當的訊息,然後他回京,告訴太子。

然後,他果然聽到了皇帝要回京。

雖然是密報,譚宥還是知道了。

他頓時就想,皇帝不行了。

皇帝身子那麼差,他有七成的可能死在路上。

那麼,譚宥回京提醒太子,輔助太子準備登基。等皇帝駕崩的訊息傳來,太子不至於手足無措,能很快登基,控制好朝政,譚宥也有擁立之功。

將來他的前途更大。

這便是投機。

別說有七成的可能,就是隻有兩成的可能,都要嘗試下。

有風險的事,才能帶來巨利。

譚宥從來不是個謹小慎微的人。

所以他偷偷摸摸回京了。

他還偷偷摸摸進宮了。

他曾經做了好些年的錦衣衛指揮同知,有不少忠心他的人,如今還在宮裡做侍衛。他想神不知鬼不覺進宮,著實太容易了。

假如太子是個多疑的人,應該為這點感覺膽怯。

譚宥能偷偷摸摸進宮提醒太子,將來也能偷偷摸摸進宮害太子。

但是很顯然,太子並非聰敏之人。

他有著很明顯的偏見:對於他喜歡的人,他會無條件偏袒;對於他討厭的人,他也會想盡量打壓。

皇帝在朝的時候,因為太子的這些性格,多次有換他之心。

他的心胸太小,駕馭不好朝臣。做皇帝,絕對不能太過於摻雜自己的喜惡,應該擅長利用朝臣的爭鬥,控制好各方面的勢力,為自己所用,而不是為了自己一時痛快,把自己看不慣的大臣一網打盡。

等太子登基,肯定他喜歡的大臣當道,其他人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那時候,奸臣把持朝政,太子再也聽不到另外的聲音,他的當政也走到了盡頭。

皇帝就是無時無刻不擔心這點。

他似乎也想改變太子,結果沒什麼效果,有點冷心。

“舅舅,吾怎麼辦?”好半晌的沉默之後,太子開口,問譚宥。

既然他父皇可能會死,那麼他做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