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入中土的。前年種植所得,這一年貢獻所剩無幾。”顧瑾之慢慢道,“這一年。您的身子也越發好了。若是斷了,也不防事。。。。。。”
“不行!”譚太后聽不得顧瑾之這種調子,心裡更加浮躁,恨不能起身緊緊攥住顧瑾之的胳膊。強令她閉嘴。“哀家身子好沒好。哀家自己知道。你若是沒了藥,就留在京裡,慢慢替哀家配製。。。。。。”
她這是要把顧瑾之留在京裡。
她的藥。是絕對不能斷的,她離不得顧瑾之。
顧瑾之試探明白了她的態度,就笑著道:“太后娘娘,臣妾之前在京裡,也種植過那種子,卻種不出來。跟莊稼一樣,藥物種植也分氣候、地域。那種子,廬州種植才有用,臣妾沒法子留在京裡的。。。。。。
臣妾還有些藥,先交給一位可靠的太醫,臣妾也把方子給他,讓他每個月給太后娘娘送。等臣妾回了廬州,立馬再種。得了藥材,就叫人快馬送到京城,絕不辜負太后娘娘。。。。。。”
太后這才鬆了口氣,怒氣微減。
只要不斷藥,顧瑾之怎麼說,譚太后都能答應。
“。。。。。。與臣妾相熟的太醫,只有秦申四。”顧瑾之又笑道,“他在太醫院,為先皇操勞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臣妾還聽說,彭提點今年就要告老還鄉。太后娘娘若是能提攜秦太醫,便是他天大的恩澤,臣妾也銘感於心。”
譚太后微微冷笑了下。
顧瑾之的這點小心思,讓譚太后很不齒。
她向太后討官。
不就是一個小小的提點,有什麼為難?
“這件事,哀家記在心上。”譚太后道,“你只不要誤了哀家的藥就好。其他的,不必操心。”
她說得很肯定。
顧瑾之連忙道是。
譚太后沒有心思和顧瑾之寒暄其他的,說完了她的意思,得到了顧瑾之的回答,就讓顧瑾之告退。她現在累得很,想要睡一會兒。
顧瑾之依言告退,從積善宮出來,又去仁壽宮看了一回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心情欠佳。
自從先帝去世,太皇太后白髮人送黑髮人,她就一蹶不振。
顧瑾之給她把脈,她沒有明顯的病症,僅僅是精神上的萎靡。
“母后,您今日哪裡不舒服嗎?”顧瑾之問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搖搖頭,笑道:“這兩日乏得緊,睡得也不好。年紀大了,就是這樣,你還小,說了你也不懂啊。”
顧瑾之失笑,道:“母后,我哪裡還小?”
“在母親心裡,你還是那個小七。”太皇太后感嘆道,“認真算起來,哀家也是看著你長大的,跟自己女兒一樣。。。。。。”
說到這裡,就有點傷感。
太皇太后想到了顧瑾之和朱仲鈞即將離京,心裡忍不住更難受。她很想留廬陽王一家人在京裡的。但想到祖制,想到新皇帝對廬陽王的不喜,太皇太后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
她若不是太皇太后,只是個普通的太妃,大可以求皇帝一個恩典,跟著小兒子去封地過活。。。。。。
這生活,真是有得有失。
太皇太后心裡感嘆著,不再說什麼,轉移了話題。
她才想起問顧瑾之今天為什麼進宮。
顧瑾之就把譚太后的事,說給了太皇太后聽。
太皇太后問顧瑾之:“她這一年,犯病的時候是少了些,人卻不見精神。這藥還要用多久?”
“要用些日子,太后娘娘自己覺得舒服,故而不肯斷。”顧瑾之道,“若是她願意,再用個兩三年也無妨,反正是益壽延年的。。。。。。”
太皇太后就不再多言。
顧瑾之告別了太皇太后,出了宮門。
她沒有回家,而是去了秦申四府上。
第523節互利
前幾年,秦家就換了處宅子。
如今的宅子,坐落在西華衚衕,幽靜又便利。
雖然仍不寬敞,也不奢華,一家人住卻是緊俏足夠的。
秦申四為人低調,並未特意鋪張。
他這些年賺的錢,足夠買件很大的庭院了,但是他依舊簡樸。
這是他一輩子的習慣。
秦申四的兒子也娶了媳婦,女兒出嫁,兒孫滿堂的。
秦太太仍是那個和藹敦厚的女人,顧瑾之登門,她連忙迎接了。
秦太太笑著問:“王妃降臨,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