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也不錯。。。。。。”顧延韜慢悠悠道。
大夫人又是一驚,顧辰之的下巴也驚訝得掉了下來。
這話,居然是從顧延韜口中說出來得。
母子倆太過於驚訝,一時間居然無語。
屋子裡靜悄悄的。
沉默有點久,顧延韜繼續道:“京裡今非昔比,我只怕也要韜光養晦,隱退朝堂了。辰哥兒沒什麼城府,在京裡平白受我的牽連。。。。。。”
像一個多月前顧辰之入獄,就是新皇和袁裕業設的局。
而顧辰之,沒有應付政治傾軋的經驗,容易被人得手,遭人暗算。
上次的事,看到兒子的傷痕、妻子的白髮,顧延韜心裡也有了反省:爭來爭去,最後連個替他送終的人都沒有,值得嗎?
兒子已經三十多,再去教育他已經是不能夠的了,何不順其自然?
顧辰之去了廬州,廬陽王是會保護他的,這樣顧辰之就是安全的。
顧延韜倒覺得這樣甚好。
現在,顧延韜正處在風口浪尖,他怕顧辰之給他添累贅。。
“爹,您這話叫兒子怎麼受得起。。。。。。”顧辰之心裡發酸。
假如父親罵他幾句,他反而去意更覺。
可現在父親這樣,他後悔了。。。。。。
“什麼受得起受不起?”顧延韜聽了這話,聲音一提,怒道,“老子是讓你滾得遠遠的,別在京裡給你老子添麻煩。上次的事,要不是你七妹,現在這教子不嚴之過,足夠我丟官罷職,你知道不知道?”
顧辰之很慚愧。
哪怕父親惡聲惡氣,他仍知道父親這是維護他。
父親也說局勢不穩,而他居然想走。
“爹,我不去廬州了!”顧辰之道。
顧延韜冷冷看了他一眼,道:“做事三心二意,以後怎麼撐起家業?你在京裡,除了給我拖後腿,還能做什麼?”
大夫人聽了,心裡也酸。
她原本是反對顧辰之走的。
聽了顧延韜這麼幾句話,大夫人突然覺得,兒子走了也好。
“辰哥兒,你既然打算去廬州,就去吧。”大夫人也道,“走出散散心,興許你媳婦也能開懷。她現在整日以淚洗面,娘瞧著也難受。。。。。。”
顧延韜已經站起身,進內室去了,不再跟兒子多言。
大夫人就打發兒子回去。
顧辰之回去的時候,心情格外沉重。
明明回家之前,還迫不及待要走,怎麼現在反而這麼難受?
他慢悠悠回了自己的院子。
他想了一夜,到底覺得自己留在京城也不合適。
他已經忘了自己要離開的初衷了,只覺得自己在京城,給父親添了累贅。想想上次的事,他簡直束手待擒,一點用也定不上。
想通了,顧辰之不再猶豫。
第522節討要
大哥來說要去廬州的第三天,顧瑾之果然去了老宅。
顧瑾之是早上去的。
五月中旬的天氣,很溫暖。驕陽篩過梧桐,新綠光影錯落披下。
她一路到了大伯母的正院。
大伯居然在家,這讓顧瑾之驚訝不已。
而大伯開門見山,說了同意大哥去廬州的話,讓顧瑾之也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她沒想到大伯會同意。哪怕最後會妥協,也是很生氣才對,卻沒有料到大伯這麼平淡。
顧瑾之滿心狐惑,最後只得訥訥說:“既然大伯和大伯母同意,我們啟程的時候,會叫上大哥的。。。。。。”
顧瑾之不好意思問大伯怎麼不去上朝。
大伯和新皇帝失和,非一朝一夕的。自從袁裕業和新皇帝算計大哥,大伯和皇帝、袁裕業的矛盾,就到了撕破臉的地步。。。。。。
顧瑾之轉而和大伯母說話,問大伯母:“大嫂和侄女們去嗎?”
“你大嫂去的。”大伯母笑道,笑容裡有幾分澀意,“惜姐兒和怋姐兒不去,三個小的去,怡姐兒、悟姐兒和懷姐兒。。。。。。”
怡姐兒是老三,悟姐兒是老四,懷姐兒是老么。
顧瑾之頓了頓。
她想到了怡姐兒,心裡有點不安。
怡姐兒長得有幾分像顧瑾之前世的養女淮南。。。。。。
雖說不是槐南主動的,最後卻也是因為她。弄得榕南和朱仲鈞老死不相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