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2部分

“都是廬陽王害得你!”譚太后道,“若是他不狼子野心,怎會讓你一個女人在京裡,吃這些苦頭?等陛下拿下了他,哀家讓人提他的頭給你看。。。。。。”

顧瑾之冷笑了下。

她知道譚太后並未有意挑撥。但是她仍聽不到這種論調。

明明害她的朝廷和皇帝,怎麼反過來成了朱仲鈞的錯兒?

“這倒不必。”顧瑾之道,“若是他兵敗身亡,我只怕也活不成了。”

“你對他居然有情。”譚太后感嘆,“你也未必活不了,你可以在哀家這宮裡。朝中的大臣,沒人知曉你在京裡,你照樣留在積善宮照顧哀家。皇帝還是會孝順的。。。。。。。”

是否真的孝順,譚太后也不深究。

反正皇帝不敢有違孝道。

等廬陽王死了,顧瑾之一介女流還有什麼價值?讓她想宮女一樣留在積善宮服侍,應該是可以的吧?

譚太后很少過問朝事。所以想得很天真。

而譚太后和皇帝都覺得,顧瑾之一個跛了一條腿的女人,已經三十五歲,這一生就到頭了,她還能如何?所以,他們也不在把顧瑾之放在心上。

廬州那邊,似乎也沒有刻意重視顧瑾之。

這一年半的朝夕相對,顧瑾之自己,從來沒有提過半句廬州。她似乎像個宮女,再譚太后身邊。處處為譚太后著想,治好譚太后一次又一次的病痛。

譚太后病得糊里糊塗的,心想顧瑾之大約是忘了廬州之事。

廬州,已經很遙遠了吧?

譚太后沒有孩子,也沒有愛過一個男人。她永遠無法體會到顧瑾之對廬州的感情,和對朱仲鈞的感情。

所以,她看輕了顧瑾之。

顧瑾之也從來不解釋。

無用之功,她不做。

她一派雲淡風輕,也給了譚太后錯覺。

在這後宮,乃是皇帝的地盤,顧瑾之隨時可能掉腦袋。她需要譚太后的庇護,故而她從來不得罪譚太后。

比起關到詔獄,她寧願住在積善宮。雖然剛剛開始的時候,譚太后最開始喜怒無常,對顧瑾之並不好。

顧瑾之也有招對付她。

譚太后離不得顧瑾之的藥。

這些日子,譚太后倒和顧瑾之親近起來。甚至有點把顧瑾之當成心腹。顧瑾之不能理解譚太后這是什麼心思。

也許,養個小動物日久也能生情,何況是人?

譚太后對顧瑾之心生好感之後,就開始替顧瑾之不值得,時常說廬陽王不好。廬州的人無情無義。

她也並非刻意挑撥,而是真的這樣認為。

“謝太后娘娘。”顧瑾之道,“若不是您,我如今不知吃多少苦,您的恩情,我記在心上。”

譚太后微笑。

喝了藥,顧瑾之又給她把脈。

譚太后的時日不多了。

顧瑾之也挺佩服譚太后的意志力。似乎從十年前開始,她的身體就不好,可是她硬是撐到了今天。可人不是神,再強的意志力,也擋不住身體器官的衰竭。

譚太后的生命,要到頭了。

顧瑾之如果還能活下去,就需要朱仲鈞儘快打到京城,或者尋找新的宿主。

這兩樣,都不能顧瑾之能控制的。前者是朱仲鈞的努力,後者就要靠機會。沒有機會,一切都是白費。

譚太后吃了藥,又睡不著,顧瑾之替她推|拿。

慢慢的,她闔眼打盹。

小宮女卻偷偷給顧瑾之使眼色,讓她出來說話。

顧瑾之就出來了。

“。。。。。。皇后娘娘來給太后娘娘請安,問太后娘娘歇了不曾。”小宮女道。

譚太后雖然不見李皇后,可是李皇后初一十五都會來請安,從未間斷。

顧瑾之點點頭,親自從寢宮裡出來。

她給皇后李氏行禮,然後道:“皇后娘娘,太后娘娘剛剛吃藥,已經睡下了。。。。。。”

這大半年來,太后誰也不見。

除了留顧瑾之在身邊。

“那別打攪母后了。”皇后李氏笑著道,“王妃,咱們說說話兒。”

譚太后不見自己,對於李皇后而言已經是成了常態。若是哪天見了,她才應該驚訝下。所以,她很自然和顧瑾之拉起家常。

顧瑾之道是。

皇后就在大殿裡坐定,讓顧瑾之坐在一旁。

“聽說,反賊並不知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