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貴為皇后,若是為了個孩子,就把陳貴人害死,不僅僅給皇帝留下狠毒的印象。將來這孩子也記恨她的。
李皇后是打算以情動人,以收攏皇帝和六皇子的心。
可是,陳貴人這麼一死,李皇后就解釋不清了。
這是誰,下這麼快的手?
李皇后的眉頭緊緊鎖了起來。
廬州的叛軍有往北上了一步,皇帝早朝的時候,聽聞此事,氣得把奏牒都摔了。回到內宮,立馬就有人把陳貴人的死,告訴了皇帝。
皇帝頓時就氣得額頭青筋暴突。
他在氣頭上,沒有去質疑為什麼李皇后在這個當口為什麼要做如此蠢的事,也沒有質疑為什麼內侍要把這種內宮小事告訴他。
他氣昏了頭,衝到了坤寧宮。
“。。。。。。你我自幼結髮!你進宮十餘年,沒有添男丁,朕體諒你心急,你說要養六皇子,朕也恩准了,你為什麼還要殺人?”皇帝咆哮道,“你簡直是個毒婦。原來你素日溫良,都是裝模作樣!”
他也不聽李皇后解釋,叫人把六皇子抱走。
李皇后跪在地上,沒有哭訴,也沒有阻攔。
她只是跪著。
此刻,她不敢出聲。
皇帝讓人抱走了六皇子,把孩子抱到了陳貴妃那邊去。
陳貴妃是他最寵愛的貴妃之一,也是十來年的恩情,和皇后地位不相上下。陳貴妃生了兩個兒子,都活潑機靈。
皇帝和六皇子抱走之後,去了陳貴妃那邊,李皇后從地上爬起來,整了整衣襟。
過了片刻,她帶著宮人,去了乾清宮。
她一直跪在乾清宮裡。
皇帝去陳貴妃那邊,坐了一個時辰,心情平復了不少,才回了乾清宮。一看到李皇后跪在那裡,又是氣血翻滾。
“你還有臉來跪!”皇帝怒道,“枉朕那麼信任你!這些年,朕何曾輕待你,你何必如此狠毒?”
李皇后一雙素淨修長的手撐地,緩緩磕了三個頭。
她那雙手,如玉瑩潤,還跟從前一樣。
皇帝想到從前的恩情,想到她的沉穩善良,又想到他們少年結青絲,心裡陡然一軟,對李皇后的牴觸就清減了幾分。
可怒火併沒有減少。
“陛下,臣妾該死!”李皇后磕完頭,才娓娓道,“臣妾十餘年無子,心裡總盼著有個皇子。既得了六皇子,心裡定然知曉是陛下天恩浩蕩,臣妾雖然受天恩。卻也不曾做了虧心事,斷然沒有去害人之理。此前當口,錯皆在臣妾一人之身,若能解陛下心頭怒火。臣妾甘願一死。
臣妾。。。。。。臣妾只是聽聞戰事不利,陛下心裡愁悶,再添這些煩心事,皆是臣妾之過,求陛下重罰臣妾,別將火憋在心裡,傷了聖體,這是臣妾唯一心願了!”
****
李皇后在皇帝面前一番表白,最終獲得了皇帝的原諒。
六皇子又重新抱回了坤寧宮。
皇帝還讓李皇后查出陳貴人的死因。
這件事,皇帝都交給了李皇后。這表明皇帝信任李皇后的。
李皇后回到坤寧宮時,疲憊依偎在榻上。
“。。。。。。這宮裡,有人已經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這次是本宮疏忽大意,讓奸人得逞。害死了陳貴人。”李皇后對心腹的宮人說道,“萬幸陛下仍念幾分舊情,知本宮行事穩重、待人寬和,才回過神來,懷疑此事不合情理,饒了本宮這次。”
只是,她再也不能等下去了。
她的地位。若是再不自保,就真的要被奸人得手。
與其領養個兒子,將這孩子抬舉為太子,還不如自己生一個。
六皇子乃是庶子。把第六的庶子抬成太子,真的很難,除非皇帝其他兒子都不成器。或者皇帝有心保住皇后地位。
偏偏,這兩者,都不是。
假若皇后領養的,乃是大皇子,李皇后再派孃家人聯合朝臣。倒也能拼一把。只可惜,大皇子是孫宸妃的兒子。那個孫宸妃,孃家也是世家望族,又得寵,她的兒子,皇后要不來。
皇后若是提出立庶子為太子,只怕偷雞不成蝕把米,讓孫貴妃撿了個現成的便宜。
因為,皇帝很喜歡大皇子,他巴不得皇后提出庶子立為太子呢。
“娘娘原本就冤枉!”宮人道,“陛下讓娘娘查兇手,娘娘定要將那人揪出來,還娘娘清白。”
李皇后無奈笑了笑,道:“這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