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見。”

兩人寒暄了幾句,常喜樂便是直奔主題,“不知你可聽說我們桃源村想要聘請一位夫子,為村裡的孩童授課之事?”

“確有耳聞。”

“我今日登門,就是想要邀請風秀才,不知風秀才可有興趣?”

馮天欽頓了頓,“多謝常秀才抬愛,只是不知為何常秀才不親自教導?”

常喜樂並未隱瞞,將要忙碌整治鹽鹼地以及準備繼續科考一事道出。

“我也實在是忙不過來,所以只能過來邀請馮秀才。若馮秀才願意前往,一切都不用操心,只需每日抽半天去教導一下孩子們就行。也不需要多講究,只需讓他們認識最常用的字會算數亦可。若是有特別聰穎的,再為另說。”

“常秀才也有機會繼續科考,那可真是大好事!只是既然有機會怎麼能把精力放在其他事上,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農事是農家人的事。只要常秀才在科考上大放異彩,就不怕以後沒有田地,何苦現在就去浪費時間?常秀才還是莫要費這工夫,專心看書的好。”

馮天欽苦口婆心勸道,他從前就極為羨慕常喜樂,後來聽說常喜樂因為不小心受傷,而毀了前程,心裡那叫個惋惜。如今聽到常喜樂還要去忙些不相干的事,心裡很是焦急,就怕常喜樂走了歪路。

常喜樂也知道馮天欽是真心為他好,可他卻因為這些話覺得馮天欽並不適合教導桃源村孩童。

常喜樂並未與他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去閒扯其他,經過一番對話,常喜樂更加確定馮天欽並不適合。

馮天欽的想法太傳統,不習慣接受新東西新觀點。

馮天欽雖未明說,但是觀點就是讀書就是為了科考,為了為官,為了做人上人。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自己的才敢,為天下百姓謀利。

這些觀點是和常喜樂的觀點相悖,常喜樂覺得讀書是為了尋求更多的路子發展,而馮天欽卻拘泥於一條路。馮天欽並非是官迷,也是有一顆悲憫天下的心,只是想法太過侷限,與常喜樂背道而馳。

這也使得馮天欽只注重看些科考相關書籍,對於其他從不曾理會。

如此一來就不符合常喜樂的要求,馮天欽帶出來的學生必是會跟他一樣的觀點,若是真有這方面天賦的孩子還罷了,若是沒有隻會讓孩子更加迷茫。

馮天欽也知道常喜樂的想法,只是兩人並未點破,馮天欽以不便為由婉拒了。

常喜樂後來還給馮天欽送來高元收集來的往年試題,雖說兩人觀點不同,可不得不說馮天欽的學問非常好。且馮天欽雖然固執,卻也是基於自身條件。依照馮天欽的學問,還是很有可能一路扶搖而上的。所以他堅持走科考這一條道路,也並沒有什麼不對,只不過不適合其他人罷了。

常喜樂此舉也是為了賣個好,若是高元能考中,那就是結了善緣。反正這種東西也沒有必要藏著掖著,前世那種歷年真題滿天都是,也沒有出什麼亂子。

常喜樂告別馮天欽,立馬就去尋宋挽呈。

宋挽呈見他們到來,笑道:“我還以為你們會直接把我給否了,還算你有點眼力勁。”

常喜樂沒有想到宋挽呈這麼直接,他還一句話沒說呢。

對方乾脆,常喜樂也就直接開門見山,態度極為誠懇的邀請,“不知宋秀才可願到我們桃源村為孩子們教導?”

“常秀才才學不比我差,為何不親自教導?”

常喜樂將之前與馮天欽的解釋告知於他,宋挽呈頓時眼睛一亮,“你還能整治斥鹵之地?”

“如今還未正式著手,不過八九不離十。”

宋挽呈唏噓道:“不曾想你小小年紀竟然這般厲害,連農學之事都這般清楚,你簡直生下來就是讓人嫉妒的。”

常喜樂笑道:“多謝宋秀才誇讚,不過是農家出身,自然平日對這些多為注意罷了。”

宋挽呈擺擺手,“你我二人莫用這般生疏,若你不介意我們以兄弟相稱,我就佔個年紀大的便宜,稱你為常弟。”

常喜樂從善如流,拱手道:“宋兄。”

“常弟,既然你稱我為兄長,你親自相邀我也沒有拒絕的道理,況且我也想去瞧瞧你能把那地方整治成什麼樣。對了,你們村叫桃源村,那裡是不是有一片桃林?”

“是的,有一個山頭皆是桃樹,一到春暖花開的時候,美不勝收。而且結的果子味道非常好,只是不易運輸,所以極少往外賣。不僅如此,我們桃源村風景秀麗,如今正是春日,野花綻放,宋兄若是到那必定能讓你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