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的女兒在宮中為妃,之前因為沈裴兩家在這次危機之中使了大力氣還剛剛提為了妃,所以裴家能得侯爵之位並不稀奇。這其實是早晚的事,只是爵位有些高了會有些爭議而已。畢竟裴妃不僅溫柔嫻淑深得皇帝寵愛,還為皇帝誕下了兩個龍子和一個公主,如今又為妃,自然會抬高其孃家的身份,商賈說到底還是不太動聽。現在又做出了這麼大的利國之事,更是順理成章。
可沈家也被授予爵位,這就讓人完全想不到了。這可謂史無前例,讓一個純粹的商賈之家能得到爵位,這可是一個質的飛躍。商人的地位在這裡雖然不至於非常低下,子孫還可以科考,可到底還是被上層社會歧視的人群。
如今竟然因為投了些錢,就得授予伯爵之位,這如何讓人不羨慕!
也在此刺激之下,願意捐款的商人越來越多,雖然都不敢像沈裴兩家能做到這般地步,卻也十分慷慨。
如此一來源源不斷的物資被送往果州,這讓平寧王一派更是難以平靜。而皇帝雖然沒有再給別的商人授予爵位,卻給捐款最多的幾個商人發了牌匾嘉獎,而所有捐贈商人的名字全都被寫入公告之中,公佈天下以做嘉獎。
這對於商人來說也是天大榮耀,跟官家掛上號,這以後做生意那都不同。如此願意出錢出力的商人也越來越多,原本的經濟危機也就此被順利解決了。
手裡有糧有錢,心裡不慌。在前線的戰士們更加英勇奮戰,無需再擔心其他,勝利的訊息不停的傳了過來。
而平寧王一派的煩惱並未就此結束,果州里的百姓也受不了平寧王一派的壓榨,開始反抗起來。
原本聽說平寧王那般絕情就心裡發涼,後來開始對戰,他們百姓進行殘酷的剝削,百姓早就民怨沸騰。而且不少在外頭浴血奮戰的都是自己的兄弟朋友,而他們之所以會扛起武器戰鬥,只是想尋回屬於自己的家園而已。
果州的文人們也同樣對殘暴的平寧王一派十分不滿,他們也曾反抗過,可被無情的鎮壓,不少學士文人都被殺死了。平寧王一派以為這樣可以震懾,但是這裡的文人有一身傲骨,越是打壓越是挺得厲害,明面上不成就一直在私底下謀劃著。
而現在果州節節敗退,對州內百姓的剝削也越演越烈,終於壓得眾人無法忍受亂了起來。這次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一群人有組織有預謀的反抗,威力自然不同。
這下平寧王一派也嚐到了內憂外患的味道,沒有多久便是降了。
良國上下一片歡騰,還沒有等他們將所有矛頭對準鄰國,鄰國知道大勢已去也遞了和解書。
皇帝直接下令慶祝三天三夜,整個良國都沉浸在歡喜之中。
而皇帝也沒有忘記當初的承諾,參與戰鬥的果州人不僅能拿回屬於自己的財產,還得到獎勵,將從前平寧王名下的田地分割給他們,徹底將平寧王的根基連根拔起。平寧王留下的糧食,全都分派出去。
而其他兵士也同樣得到了很高的獎勵,這一場仗讓皇帝看到了百姓的力量,更加理解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皇帝到底有何感悟常喜樂並不關心,他在焦急的等待著常昱一行人的歸來。
這次戰爭雖然勝利了,可過程是慘烈的,因為訊息不通常所以他們也不知道這次出去的人還有多少人能夠回來。常喜樂雖然知道常昱還活著,卻不知道他到底如何情況。雖說在外頭傳得十分神乎,可常喜樂知道那不過是造勢的結果。
一方面是鼓舞人心,另一方面是摧殘敵對一派的心智。
那些人都是被重兵守護著,常昱武藝再高,那也不可能真的做到來無影去無蹤,輕輕鬆鬆把對方就給殺死。這其中必是危險重重,想要不受傷更是不可能。而且他一直被追殺,每天都要風餐露宿,哪怕常喜樂知道常昱的性子對這些並不在意,甚至覺得可以釋放天性,但是依然會心疼和擔憂。
況且如此危險,誰也不知道下一次什麼時候會失手。其實常昱並不是次次成功,只是每次都能逃脫。只要稍微慢一步,如今早就失去了性命。常喜樂這段日子不知道晚上做了多少次噩夢,他經常半夜被驚醒,這段時日他消瘦了不少。
他雖然一直想盡辦法讓自己平靜,讓自己多吃,不能讓常昱回來看到如此消瘦的他,但是還是控制不住變得很憔悴。他只能用工作將空閒的時間填滿,如此就沒有工夫去想太多。
常家人見此也只能嘆一口氣,因為常昱不回來,外人做什麼都沒有用。更何況家裡還有槐子和常喜旺也都奔赴前線,所有人的心都是懸著的,根本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