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6部分

會頂著他英雄的名頭活得很好。

也是因為如此,桃源村派出的人最為英勇,若非因為如此,死亡人數也不會那麼多。他們一開始就被重用,一進就被認命為小官,後期不少人都為有品級的百戶甚至千戶,其中最為厲害的便是王大力,本就有武舉人名頭,再加上驍勇善戰,他所領的隊伍幾乎就沒有打過敗仗,敵人聽了聞風喪膽。

按理說為官比小兵存活率更高,可他們不管為多大的官,總是會衝在最前頭,如此傷亡也就非常大了,這也使得他們所領的隊伍最為勇猛。

連老大都拼了,自己能不衝嗎?

早在戰爭還沒有結束之前,皇帝就曾下旨表彰過桃源村人個個都是英勇之軀,大仁大義乃萬民榜樣,桃源村再次名聲大震。

常喜樂這幾日都未閒著,根據自己的記憶將這些犧牲人員的頭像全都繪製出來,就像前世那般每個人的頭像都被裱起來,用框給裝好。到時候送葬的時候,也能看到其生前模樣。

他的繪畫水平雖說並不算高,但是也能將這些人的樣貌畫出個七八分,那些家屬們一看到都抱著頭像痛哭起來。

雖然人走了,可看到頭像好像又在自己身邊一般。

親屬們抹掉眼淚對著頭像暗暗發誓,一定會好好活著,連帶著死去的人那一份。

雖說大部隊急著要走,可領軍大帥極其各將領全都下了船對桃源村人進行慰問,並肯定桃源村為這次戰役所做的貢獻。最令人想不到的是,高高在上的一行人竟是對已故之人的骨灰深深的鞠了一躬。

這裡等級分明,像這樣的大元帥大將軍,是極少會對下屬如此,能誇獎一句英勇都是不易,如此可見大家對桃源村的肯定。

因軍令在身,大部隊不敢耽擱太久便離去,而桃源村人領著歸來的戰士和逝去之人的骨灰一同回村。

除了以王大力為代表的三個人並沒有退伍之外,而決定繼續從戎,所以跟著大部隊走之外,其他人全都解甲歸田。

雖然戰場上讓他們的另一種能力得到發揮,讓他們感受到成為英雄的快感,每一場勝利那種成就感是從前沒有嘗過的。哪怕他們知道若繼續留在軍隊裡,很可能有所作為,其中就不乏已經被提為千戶之人,可他們內心深處更加嚮往桃源村的安寧。

若國家有難,他們義不容辭;若天下太平,他們迴歸鄉野。

他們之中很多人並不知道,桃源村的名聲有時候帶來的不僅僅是榮耀,也可能是忌憚,他們這般做不過是遵循內心而已。

說到底,那種刺激的生活只能當做經歷,卻不想成為常態。

常喜樂見此心裡也舒了一口氣,若大家有那志向他不好阻攔,可這般必是會帶來太多的後患。如今朝廷對他們桃源村很是滿意,可等到太平下來,誰知道會不會就變成一種畏懼。

雖然他們的勢力並不算什麼,全村不過是也才上千人而已,但是上位者多疑,尤其又有個常昱,是福是禍誰也說不清楚。為了以防萬一,還是注意避鋒芒為好。如此識趣,一般來說就不會拿他們如何,否則只會寒了天下人的心。

而現在大部分人都更願意歸田園居,只有極少數人願意過這刀口舔血的日子,如此正好合適。桃源村既不會太扎眼,又有能人在外頭,讓他們有了依仗,不畏別人欺負。

葬禮辦得並不算隆重,卻沒有半點馬虎。

如今村裡因為戰亂和之前的天災沒有徹底緩過勁來,且從很早之前開始,桃源村為了杜絕奢靡之風,不管是婚禮還是葬禮,都不可過於奢侈,並且還有具體的標準。否則一旦有錢很容易養成攀比習慣,到最後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但是這並不代表潦草行事,只是更注重心意而不是金錢堆積排場。

早在這一百多個人前往前線開始,家人們就已經給他們打好了棺材。雖然大家都希望永遠用不上,可也更加接受現實,不敢存僥倖。

而且本來風俗就如此,一般過了四五十歲大家都會開始給自己準備棺材,以備不時之需,若誰家不提早準備,到時候倉促下葬反而子女們還要被訓斥不孝,所以大家並不會覺得這是晦氣或是詛咒。

桃源村有專門的墳地,因此葬禮也是一同舉行的。

因為是集體葬禮,所以比平時還要講究,在下葬之前還要有各種儀式。

儀式結束之後,里正大聲道:“你們放心的去吧,我們會照顧好你們的家人,絕不會讓他們受苦捱餓。你們英勇奮戰,為國捐軀,永遠是我們桃源村好男兒,我們以你們為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