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才回來。
白白也是慢慢地跟他講了一些自己的情況,宋大叔和安夫人到底是不一樣的。安夫人更多的是生意夥伴,宋大叔除了生意合作,也是自己認可的長輩,是一個可以傾訴和依賴的人。
“看來我來的正是時候啊!”
“大叔這次看來是有備而來。您是想透過水路出去?”
“不錯!這段日子我可沒閒著,你看。”宋大叔從懷裡掏出一張羊皮卷鋪在桌上,“這是咱們大秦南邊的地圖。”
“大秦分為四郡十二州,我們揚州在這裡,在整個大秦國的南面,曲水河是大秦浪滄江的分支。浪滄江上游起源是北面的遊牧民族,從南至北穿過幽州、京州、慶州、青州、揚州、徽州,然後入海。”
“所以您想……”白白手指在地圖上一劃。
“不錯,我想透過水路,沿著浪滄江往上游走。把我們的貨物送出揚州,送到京城。”
☆、122。第122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早些年,我走過大秦國不少地方,青州、雍州和徽州都是山林較多,路不好走,盜匪也多。車馬的運輸耗費時間長,貨運隊伍需要大量的人力保護押送。”
“行船是要安全一些,快捷一些。只是水路的話需要大量的船隻,還要有船員。而且,水路的話,船隊是不是要受漕運署管制,要交稅的?”白白在書上看到過一些介紹。
“不錯,不過白白,凡事都是有利有弊。”宋大叔收起地圖,慢慢說道。
“大秦的漕運也是自建國起就開闢了,當年始皇征戰天下,也是透過浪滄江運送糧草。這些年雖然征戰緩下來了,但是吾皇認為需要居安思危,北方遊牧民族畢竟一直是大秦的隱患。所以這十幾年來一直在整治開闢河道。
如今的浪滄江,從徽州往上直到到幽州,都已經是一路暢通。非戰時,河道也都是放開給民眾使用的。民間的船運隊伍到河道署備案登記,就能運輸貨物。每次運輸的貨物利潤的半成作為稅金。
凡是登記備案的船隊,也是受河道署的保護的。畢竟水路也是會有劫匪的。”
白白聽完也點頭,“看來相對還是水路更便捷安全一些。那船隻和船員?”
“我年輕時候的一個同窗是揚州河道署的道臺,我已經找過他了。船隊的問題不用擔心,人員我已經找好了。船隻你也看到了。”
“所以,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咯?”
“呵呵呵,帶我去你的基地看看?”
“好!”白白也是有點熱血沸騰,“宋大叔,除了蘑菇,我還另外搗鼓了蜜蜂,已經分了三箱了。等果樹苗的問題解決,就能擴大規模了。
而且,我和安夫人也想著把佳人坊推出去,這樣也能借您的船隊出去了。”
“那我要另外收運輸費的!”
“嘿嘿嘿嘿,行!”
“哈哈哈……”
兩人有說有笑地上了山。先去了菇房,宋大叔也不嫌裡面悶熱,細細地看著菇床架。
“這些是長得最快的草菇,已經有些樣子了,再過四五天就能收成了。”
“這些是慢些的黑平菇和白平菇,還要十幾天的功夫。”
“這些是香菇,最慢,大約還需要一個月。”
宋大叔聽著白白的介紹,雖然早就知道她要種蘑菇,但是親眼看到這些平日裡只能零星採到的蘑菇被大批次種植,他的內心還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這些白色的跟蠶絲一樣的,也是蘑菇?”宋大叔這會也化身好奇寶寶了。
“對,這就是蘑菇菌絲剛長出來的樣子,長大了就是蘑菇了。”
“那他們是怎麼種出來的?是大蘑菇生小蘑菇?”
“額,”這個孢子繁殖什麼的要怎麼解釋?
正在白白糾結要怎麼解釋的時候,宋大叔倒是乾脆的擺擺手,“你還是別跟我解釋了,我覺得你解釋了我也聽不懂。”
“……”宋大叔,你說的很對。
“你這蘑菇摘掉了就沒了嗎?得重新種植嗎?”
“像這種馬上能採的草菇,種一次能採三次左右。這批菇床架上的蘑菇大約能一直陸續採到八月份。
我還做了一批菇床架,培養料也堆了一些時候了。明天就能搬進來做後發酵了。再一個多月又會有新的一批蘑菇了。兩批是接的上的。”
“嗯,不會斷貨就好。”
“宋大叔,那您作坊安排了嗎?”
“我就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