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後面是三面環抱式的廠房,分別設了獨立的小院和院門。三個小院平日裡都是各自進行不同程序的產品加工。
廠房兩側各有小道通到後面的住宿區和員工食堂。住宿區的出入口處是消毒間,專門用來上下班更換工作服。工作服有專人清洗和高溫消毒。
住宿區裡男女分開,還設了四間夫妻房。同時各設了男女衛生間、洗漱間。因為作坊里長期要用柴火,白白還和阿慶叔商量著建了一套“現代版”的熱水系統。在烘乾間的灶臺上裝上定製的銅管,連到洗漱間。
洗漱間那頭的銅管延長出去一根小皮管。只要用前吸一下小皮管,銅管裡的熱水就能慢慢放過來了。雖然水比較小,過一陣又要吸一下,但是比提熱水方便多了。
這麼新奇的玩意大家都沒有見過,建好試用的時候愣是一個個排著隊去吸一口,然後像個孩子一樣玩著罐子裡流下來的熱水。
食堂裡除了大灶間,還有專門堆置糧食的屋子。吃飯的地方也用二十人一張的長條桌代替了八仙桌。
食堂一角有一個大水池,水池的水是山上的山泉。水池的水透過水渠連通了九里紅,一直通到花果園的山泉。
而且水渠也按著夏炎的意思建成了暗渠。水渠挖好後,上面用青石板蓋好,再覆上土,種上花草,就看不出這裡下面其實是連通了三個基地的水渠。也是為了水源安全,所以暗渠建的時候也是隻有少數信任的人知道。
這個想法提出的時候宋大叔定定地看了夏炎很久,這個小子從第一次見面就給了他太多意外。功夫不弱,有勇有謀,又如此心思縝密,不簡單,不簡單啊!
“哇……”
“好大好大!”
“這還有好多房間,比我們家的房間還好。”
“這茅房也太乾淨了吧。”
“快快快,上樓去看看!好漂亮的竹樓啊!”
“娘,這個好好玩啊!”“別亂碰!咦,會自己出水欸!給我玩玩!”……
……一陣喧鬧聲突然插了進來,是村民們上山參觀了。這是宋大叔的意思,他沒想到作坊的規模建的這麼大這麼齊全,所以人手還差些。他想作坊反正在村子裡,就僱傭村裡的人好了。
而且讓村民們知道自己後山上有這麼高大上的基地在,心裡會有成就感和認同感,說出去那可是響噹噹的,以後對基地的發展也是有幫助的。“群眾基礎很重要!”這句話白白說過,他記住了。
“宋掌櫃,吉時快到了!”阿慶叔在邊上提醒。
“嗯!”宋大叔站出來,高聲說道,“各位鄉親,各位父老,歡迎你們來參觀我們的九里鮮作坊,也歡迎大家一會報名來做工。現在吉時到,鳴炮,揭幕!”
“噼噼啪啪”的鞭炮聲想起,十幾個大漢都拿著長杆子,杆子頂頭掛著長串的鞭炮。“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阿慶叔又吆喝開了。
宋大叔拉著白白一起走到牌匾下,一人一頭拉著紅繩,揭開了紅布。“九里鮮”三個字是宋大叔在揚州請人刻的,他在來之前就已經想好了名字了。知道到時候白白微微感動了一下。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過後,宋大叔帶著管雜務的宋伯和王叔坐進了小樓。看到做工的地方如此氣派舒適,村裡好多人都是蠢蠢欲動。
尤其是之前幫忙幹活的人,更是第一時間就報名做工。他們可是親自建起了這作坊,一想到這個心理都有種自豪感。這樣豪氣新奇的作坊,這輩子聽都沒聽過。感覺在這裡做活說出去倍兒有面。
“大家一個個來,先在宋伯這邊登記,再到宋大叔和王叔這邊面試。”白白和阿慶叔、村長伯伯幫忙協調著。順便也適時提醒下宋大叔,面試的人的品性。
宋大叔帶來的十八位船員是不留下做工的,以後專門跑船隊的。另外他還帶了十二個人來。九里鮮三個加工間、一個食堂、還有其他清潔、搬運的雜務,統共需要二十五個人左右。
不到一個時辰,村裡已經報了二十幾個人,和村長、白白他們對了下眼神,宋大叔知道這些人裡能用的已經差不多了,就停了報名。
“各位鄉親,我們九里鮮暫時只需要再招十二人。”宋大叔站了起來。
“啊--宋掌櫃再等等吧,我已經讓娃去喊他爹了。”
“是啊是啊,我們也想做呢。”
宋大叔擺擺手,示意大家靜下來,“大夥彆著急,我這九里鮮雖然人招滿了,但是邊上的九里香、山下的九里蜜還要人的,工錢比我這裡還高,環境也一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