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幽冥界被諸聖佔據,不過當初六道輪迴建立,明玉小曾與他推演天機,故而冥河道人把諸聖弟子佔據十殿閻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去管他,只等時機來臨時,再收回幽冥界主權。
“娘娘此舉不太妥當,貧道曾算暗天機。只見虛空之中有殺氣無窮,乃兆乃是大劫將至。若要此時收回十殿閻羅之位怕是不成,還得等上一些時候。”
承天娘娘也是聰慧之士,聽到冥河道人的話後,暗自想了想,面帶詫異之色的向冥河道人說道:“道友是說,到大劫來臨時,於適機收回十殿閻羅之位?”問完後,臉上異彩異連連,沒想到這位冥河道人平是不顯山不露水,竟有如此心機。
“不錯!”冥河道人點點頭小對承天娘娘解釋:“此次大劫影響極深。若貧道沒有算錯的話,定是三才之人劫,正應在諸位聖人身上。到那時,諸聖自顧不瑕,必然要招回門下弟子回去應劫。那時候,娘娘便可順水推舟把閻羅十殿收回。”
冥河道人見承天娘妨微笑著點頭,便知她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再又向她說道:“不過娘娘還得提訪天庭昊天上帝,他乃道祖門下童子。隨伺道祖億萬年。如今成為天庭之主,雖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次身劫,可終究是天帝之尊。當初昊天執掌天庭時,道祖有言:天庭坐鎮中央。為天地冥三界之主。就怕他不甘自己大權旁落,對幽冥界生出心思,到時遂了眾聖之意,讓我幽冥界一番算計成空。”
承天娘娘聽到冥河道人這番話後,不由看了冥河道一眼,暗自讚歎一聲:不愧是自上古洪荒成道的大神通,心思深遠,非一般人可比。
“道人所言甚是,六道輪迴乃天地重地。當要好好謀算一番。”
承天娘娘此話一出,冥河道人不由面帶微笑,覺得幽冥界中有這麼一位鄰居,也算是一件好事。二人當即謀算議論起洪荒大勢。
話說夏啟得人皇之位,人族由禪讓制過渡到世襲制。夏啟死後,又傳位於子太康,太康性忠厚,成年後便顯出不凡才能,得朝中大臣好評。曾代啟巡視天下,為天下諸候心向。
太康即個後,勵精圖治小改革朝治,夏朝自大戰後留下的各種弊端漫漫消失,已有興盛之兆。後有仲康成為夏王后,沿襲太康之政。深化其政,即位數年,天下諸候心服。對其到政令皆擁護。後有少康即位,也算是一位名君,夏王朝開始興盛起來,這一段時間,被稱夏康治世。二百年治朝,夏已經成為人間最強盛的王朝,四海之民歸附,人口增長迅速。天下刀兵不起。百姓安居樂業。
這是自洪荒時代巫妖大戰後,人族出現的第一個盛世,此時人族經三皇之治。尤其是神農創出煉氣鍛體之法,使人族個體實力不段提升。上古先民血脈被激發。尤其是人巫通婚後,隱藏在人族血脈中的巫血脈甦醒,使人族戰力提升。
太康年間,因武士大量出現,為激勵人族自強,太康招天下眾武齊聚王都,頒佈武士品階,以九鼎為階,一鼎最次,九鼎最強。
仲康年間,東海之地,有一位極其出名的武士,名為吳剛,出生時便有異兆。十二歲時徒手能舉千鼎。善射術,百丈之內無虛發。
吳剛成年後,便常在東海之邊以箭射大魚。有一日,他見一隻紅爪小鳥口含石木丟入海中,口中叫著精衛精衛,見之大喜,舉射射之。精衛被一箭射中,落於東海之中。身殞。
這精衛原來乃是上古炎帝神農之女,被龍王太子掀起溫天大浪,淹死在東海。心中怨氣,化身精衛鳥後,立志要以土石填平東海。如今一時不察,被吳到以箭射下,再次跌落東海。二次都是被東海淹死,精衛算是與海結下了大怨。精衛死後。但元神不滅。這也是天意如此。
她死時可謂怨氣沖天,竟然凝聚不散。六道輪迴之門,也因為怨氣的逼迫,未曾開啟。這精衛的冤魂,卻又飄飄蕩蕩。出了幽冥之地。直奔那懸空山無極洞而去。
也是上天可憐這女孩子,居然憑空颳起一陣順風。精衛藉助風力,竟然輕便了不少,不過三日,便趕到了雲嵐真人面前。
要說這雲嵐仙子也是一位自上古洪荒修成仙道的修士,一直在東海懸空山無極洞修行。女娃被龍王太子掀起海浪淹死後,化為精衛。雲嵐仙子見之,便知精衛不同凡響小恐怕另有際遇,就收她為徒。
要說精衛也知不凡,她雖身死,卻神智不失。見雲嵐仙子有大神通。認她為師,成為其弟子,隨其修習道法。可惜,精衛心中怨氣極深,道行無法精進。
精衛魂魄飛到懸空山無極洞,面見雲嵐真人。這雲嵐的打扮,卻又不同:一身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