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平房,但桌椅都有,還有一個操場,角落裡堆著一個癟癟的皮球,幾根廉價的塑膠繩。
趙老師在教室裡給孩子上課,她是一個個頭不高人很瘦小的年輕姑娘,正在教孩子們念拼音。
徐貞觀察了一下教室裡的學生,十二個男孩,兩個女孩,個頭都很小,面黃肌瘦的。
趙老師看到村支書過來,讓孩子們念課文就抽空出來了:“書記怎麼來了,這兩位是?”
徐貞親切地對她微笑:“我們是綠芽公益基金會的,想來這裡瞭解一下情況。”
“你好你好,我是趙小倩。”趙老師和這種公益組織打過交道,比村支書瞭解得多,聞言便知道是好事臨門,也不打官腔,開門見山,“謝謝你們能來,我們真的非常需要幫助,現在學校裡只有小學一二年級的課本,學校也不供應午餐,很多家長都不想讓孩子來上學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讀書的好處,半大的孩子是家裡的勞動力,可以餵豬放羊打柴,何必來學校浪費時間?一開始辦學的時候,就是答應可以在學校裡吃一頓,給家裡減輕負擔,這才有家長願意把孩子送過來。
可現在學校經費吃緊,快供應不上了。
“趙老師,我們坐下來慢慢談好嗎?”徐貞柔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