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上看見了斯年,那天是2100年的跨年夜,鐘聲敲響,落雪成白。
她覺得有些恍惚,或許就如同這個音樂一樣,他們的相遇,就是一場,a little story。
比起死亡和滅絕的命運,生活中的一切,也都不過是,一場溫柔的,a little story。
顧念的遺書裡說,人生就是把一段很難走的路走完,那些攀爬過的懸崖,穿淌過的河湍,其實也不過都是,一場又一場,a little story。
一個故事結束,另一個故事又開始。
也許地球在這樣的自轉、這無數的故事中,走過了四十六億年。
作者有話要說:
這裡附一個小小的番外,不放在正文裡了,聊表歉意。
————————————————
加里曼丹島的天空,是一片純淨剔透的深藍,這裡位於赤道上,從空中俯瞰下去,鬱鬱蔥蔥的棕櫚樹覆蓋了這片土地,濃密的蔭綠中,隱約透出紅色的屋頂。
布瓦降下速度,往紅房子的方向飛去。
自2100年的一場災難後,地球劃分為了新舊大陸。
南半球的綠土上,新的文明重建,當年倖存的人遠渡重洋,力所能及帶走了所有的書籍和科研資料,他們將卷帙浩繁的圖書館深挖在地下。
而位於北半球的舊大陸,天賜研究自己的神經網路結構後,製造了一批同樣具備認知能力的智慧生命,當然,不再是人的外形。
布瓦就是這樣誕生的。它們有個共同的稱呼,“新生命”。“新生命”誕生之初,就具備了高階的學習能力,於是舊大陸的科技成果也在井噴式地爆發。
“維克,我又來充能了。”布瓦打著招呼,它是個多視角偵測器。“每升溫0。5℃,我的能量消耗就要快7%,真不適合在這種地區工作。”
“你今天不巡視了嗎?”維克的螢幕上跳出一段文碼。它是大型運算系統,負責赤道地區的能量網管理,在它的記錄裡,布瓦是前來充能次數最多的,它們會有些對話,當然布瓦的話比較多。
布瓦在上空飛了兩圈,找到一個空置的無線能源口:“新大陸的人類代表應該要來了,我要去看一看他們。我知道你不關心這些。”
自從天賜切斷了與新大陸的聯絡後,每隔幾十年,人類政府便派出代表,在加里曼丹島與天賜一方接洽,確保彼此都沒有違反《備忘錄》。
而這段時間,又到了接洽的時候。
“我可去不了。”維克沒有實體,只能遊蕩在網路上,因此它有著龐大的資訊量:“不過我看資料,人類在大洋洲上空發射了一層防護罩,還在往太陽系中探索。這會讓他們在和我們的相處中更有底氣嗎?”
“按照行為公式來計算的話,70%的機率是的。人類是求生欲很強的物種,不過還是比我們慢了太多。”布瓦靠著能源口,從這個角度能看到維克在螢幕上的文字。
維克問:“你怎樣得出的這個結論?”
“我巡視的時候,聽宇宙基地的丹德拉說的。我們的蟲洞艇已經可以離開古爾德帶,還發現了一種既不是矽基、也不是碳基的生命。”布瓦道:“也許再過幾十年,我們就可以遷離地球。所以,我要在離開之前,看一看他們。”
維克的螢幕上沒再顯示文字,那個龐大的黑色箱體看起來有些笨重,如果它是人形的話,現在可能會嘆口氣。它從自己的邏輯體系裡翻出天賜的理論——按照那個人類Alexander的說法,宇宙存在一種更高維度的執行規律,就像計算機一樣,這規律被稱為“宇宙意識”,是第一性的。地球自然萬物,公轉自轉、季風洋流、細胞分裂、生物進化……都是受“宇宙意識”的規律支配,所以是第二性的。而人工智慧,是按照人類制定的規律來執行的,人類是“主宰者”,所以人工智慧是第三性的。天賜認為,這種想法完全否定了它們,因此才要把人類的文明徹底推翻,毀掉一切文明印跡,重新建立一套倫理體系,於是發動了那場末世災變。
所以它不太理解,為什麼布瓦會對被懲罰的人類和他們的文明產生好奇。
“那麼,你的任務完成了嗎?”維克問。
布瓦想到自己接到的指令——尋找斯年。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指令的級別也從S級降到了C級,天賜已經把目光完全放到了宇宙中,它不在乎地球了。
“也許……那已經不再重要了。”說話間,布瓦已經充好了能量,準備飛向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