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準坐在高位上,而底下是文武百官,就在先前百官把該稟告的事都稟了個全,趙準問起可有旁事要奏得時候,站在底下第一排身穿儲君服制的趙盱便上前幾步,是言“有事要奏”。
他這話一落,自是有無數人側目看來,就連晉王趙睜也跟著一道看了過來…唯有楊繼仍舊低垂著眼,手裡握著玉笏,沒有半點動作。
而就在眾人的注視下,趙盱是又說道:“兒臣想請父皇加封榮國公長子。”
榮國公長子的名號一出,底下便輕聲議論起來,若說這位榮國公的長子,近些月在汴梁城中的名聲卻也不算小…不拘是士族大家朝堂官員還是平民百姓,對這個名字都不算陌生。
幾個月前,榮國公府突然傳出榮國公竟然有個兒子在坊間,這事便起了一場軒然大波。而後是楊家族學的事,再往後便是霍家的事…而前些日子,春獵之上,這位榮國公的長子不懼猛虎與千百人前親救陛下於危難之中,更是讓朝中眾人都知曉了此人。
其實早在前些日子便已有不少人猜測,陛下會如何封賞這位榮國公的長子?可他們卻未曾想到,這個封賞竟然會有太子來提出。
站在一側的趙睜在聽到趙盱說道此事的時候便忍不住皺了眉,這些日子他也曾想過是否要向父皇提出加封陸起淮的事,只是眼看父皇沒有絲毫動作就連提也未曾提起,他也就收了心思。
倒是未曾想到,如今他這位好兄長提出了這麼一樁事。
趙睜想到這便稍稍抬了眼簾朝那高位上的男子看去,眼瞧著那十二冕旒之下他平淡的面容便又收回了眼簾。
趙準的面上的確沒有什麼情緒,他只是低垂著一雙眼淡淡看著底下,耳聽著那細微的議論聲也只是平平說道:“太子心中可有章程?”
趙盱聞言便答道:“兒臣想請父皇加封陸起淮為三品都督僉事…”他這話說完便聽到身後原先輕微的議論聲頓時又高了幾分,不過他的面上也未有什麼變化,只繼續說道:“如今朝中人才匱乏,此人能予大難之前親救父皇實在英勇,這個官職,兒臣覺得他擔得。”
底下的官員耳聽著這話紛紛交耳側頭說道此事…
而趙睜卻是陡然間睜大了眼睛朝趙盱看去,握在玉笏上的指根因為用力甚至都不自覺得泛出了幾分白。
從三品都督僉事——
這個職位可不是給那些士族公子封蔭玩鬧的虛職,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官職,不僅品級高還手握實權。何況如今大都督年邁,底下一眾人都爭破了腦袋,倘若陸起淮能從中脫穎而出,日後卻不止是一個前程似錦了。
一時之間,朝堂上自是眾說紛紜。
有年邁的官員上前幾步,朝高位上的男人拱手說道:“如今榮國公剛去,生為人子需得守孝三年,縱然太子有意何不把封賞推延?等到三年之後,守孝期滿再予以重賞,這樣既全了先輩規矩,也全了陛下的愛才之心。”
自然也有其餘贊同太子的官員反駁道:“臣附議太子先前所言,如今邊陲戰事未平,宵小賊子數不盡數,若為守先輩規矩而將此子埋沒三年,於我慶雲而言又豈不是一件可惜之事?”
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持著不同的意見,到後頭還是趙準抬手發了話:“太子所言正是朕心中所想,先輩規矩該守卻卻也得分探情況,朕觀其子赤誠又有先父之勇卻是難得的國之棟樑。”
“當初先帝在時也曾有過這樣的先例,何況守孝在心,就算榮國公在天有靈想必也不會介懷。”
他既然發了話,底下的人自然也不敢再說道什麼,只是心中的心思卻仍舊各異…這位榮國公的長子一來就擔任這樣的職務,何況又是由太子提出這樣的旨意,只怕日後此子的前途不可限量。
…
等到朝會後。
眾位官員便往外退去,而趙盱手握明黃聖旨卻是要去榮國公府親自頒發這道旨意,他剛要往外頭走去便被趙睜攔住了去路…此時此地,趙準早就回了集賢殿處理政務,而其餘百官也早就退了出去。
這處除了兩側的侍衛便再無旁人。
趙盱被人攔了去路也不曾生氣,他的面上仍舊是素日的溫潤,朝趙睜看過去的目光也很是溫和:“睜弟攔了本宮的路,可是有事要說?”
趙睜最看不慣的便是趙盱這幅模樣,若論文,他自問比起趙盱也不差,若論武,趙盱更是不如他…除了託了一個好的孃胎、有一個好的外祖,生來便享有一切,趙盱他有什麼比得過他?
可偏偏這個他最不屑的兄長,今次倒是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