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拿手揉揉太陽穴,想了想說:“你說會不會有人故意誤導恭王?雖然一開始死的是成王和代王,可我總有一種預感,好像這一切都是衝著恭王去的,反而感覺代王和成王是被順帶的。要不最後那個箭怎麼偏偏就那麼巧,正好射中恭王。”
郯王皺眉說:“如果真這樣,那這背後的人一定恨死二哥了,恨不得二哥斷子絕孫!畢竟對於皇子來說,謀反是唯一的大罪。”
皇宮 小佛堂
老太監端著一壺熱水,輕手輕腳的推開門,走進去。
走到內室,看到旁邊絲毫未動的飯菜,嘆了一口氣,把壺放下,然後走到一直跪在佛前楊妃旁,低聲勸道:“娘娘,您已經整整三天沒進水米了,吃點東西吧,要不您的身子受不了。”
楊妃慢慢的睜開眼,看著眼前的佛像,露出一絲慘笑,說:“吃什麼,他都死了,我還活著做什麼!”
“大小姐”老太監聽了一驚,忙說:“您可千萬不能做傻事啊!您不能辜負水少爺的一番心意。”
“辜負,”楊妃念著這兩個字,眼淚瞬間下來了,“二十年前,我就辜負了他,讓他傷情離開,二十年後,我又辜負了他,讓他為了我而喪命。”
楊妃趴在佛像的臺座上,痛哭道:“哪一次,不是我在辜負他!哪一次,不是我對不起他!”
“大小姐,”老太監連忙勸道:“當初不是您的錯,將軍在邊關領兵,手掌兵權,聖上暗示將軍送人進宮,您是家中唯一的女兒,您是不得不進啊!水少爺知道您的難處,他從不曾怪過您。”
“不曾怪我,”楊妃抬起頭,看著上面的佛像,痴痴的說:“他為什麼不怪我,他要怪我多好,怪我就不會一直偷偷幫我,怪我就不會為了替楊家報仇投靠恭王,怪我就不會最後射那一箭,漏了破綻,最後為了不連累我而自盡。”
楊妃看著眼前的擺佛像的案桌,突然起身,一頭撞了上去。
老太監手疾眼快的一把抓住楊妃,急道:“大小姐,大小姐,您別做傻事,郯王殿下,殿下馬上就來了。”
楊妃聽到郯王兩個字,身上的力氣突然都沒了,腿一軟,癱在地上。
老太監擔心楊妃再想不開,連忙扶起楊妃,把她扶到榻上,然後又拿個一床被子給她蓋上。
楊妃慢慢回過神來,拉著老太監的手,問道:“楊叔,水錶哥出事前,有遞話給我嗎?”
楊叔看著楊妃,不忍騙她,搖搖頭。
楊妃的眼慢慢暗淡下來,說:“他還是和從前一樣,什麼都不說,卻什麼都在默默的做,我一直以為,他投靠恭王,只是想在背後挑著三王爭鬥,可誰曾想,他居然自己上了,還把自己搭進去了。”
楊叔嘆了一口氣,說:“當時的機會稍縱即逝,況且,我們除了水少爺,楊家也早已沒人了。”
“所以他才拿自己填上去了!”楊妃說著,閉上了眼,流下了兩行清淚。
第一百二十四章(一更)
林清和郯王兩人商量後; 越發覺得如今安全才是第一位。於是郯王不僅把兩千護衛調了過來,還讓楊雲帶著宮裡的太監時時警戒; 自己則閉門不出; 一直等著京城的訊息。
一直等了將近一個月,都快到過年了,京城才傳來聖旨; 宣郯王進京覲見。
郯王終於收到等候已久的聖旨,立刻和林清楊雲一起進了內室,商量對策。
楊雲先將周圍檢查了一遍,這才關上門,對郯王喜悅的說:“恭喜殿下; 終於守得雲開。”
郯王看著手中的聖旨,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 拿著聖旨的手甚至微抖; 說:“想不到本王也有今日。”
林清倒是沒先說話,而是站在郯王旁邊,認真的把郯王手上的聖旨看了兩遍。
郯王看著林清,問道:“先生在想什麼?”
林清摸著下巴; 說:“我在想怎麼進京和進京後要做什麼?”
林清抬眼看著郯王說:“這道聖旨只是讓殿下進京覲見,卻沒說讓殿下進京幹什麼; 更沒提立殿下為太子的事。”
郯王和楊雲聽的一驚; 剛才接到聖旨的喜悅頓時降了三分。
郯王問道:“先生的意思是?”
林清想了想說:“能來這道聖旨,就說明現在聖上應該已經控制了京城的局面,並且已經彈壓完了各方勢力; 要不各方勢力應該會拼命阻止這道聖旨。不過聖上只是來聖旨讓殿下覲見,卻不曾提立太子的事,只怕對立殿下為太子,聖上心裡還有幾分猶豫